佛教一方面批判婆罗门教义,同时也反对非婆罗门教的各教派。但是佛教和婆罗门教以及各教派的思想都有渊源,佛教接受了他们的某些思想,而根据"缘起"和"业"的理论,予以另一种解释。
2025-08-08
中国汉地的第一尊佛像是后汉末年的笮融在徐州建造的金铜像。笮融,是东汉末年丹阳(今安徽)人。依传记中说,笮融因为喜好布施所以闻名乡里。
2025-08-07
释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我國後世學者,見佛法如汪洋大海,為便利修習計,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宗派的命名,有取法,有取人,有取地,各不相同。
2025-08-06
为什么一般公认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汉明帝的求法呢?史籍记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
2025-08-06
前文我们已经针对《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的传译做了简单介绍,除这三大译本外,《华严经》中某一品或一部分传译于中国的为数也不少。
2025-08-01
佛经是人们学习佛法所必不可少的,无论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疑难困惑,都一定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圆满无碍的答案,无论你学习的是哪一个宗派,只要能够清静修行,也必定会在佛经中得到所需要的法门,因为佛祖的智慧,都在这部部经典之中,只要有心
2025-08-01
伽蓝菩萨,是护持寺庙道场的护法神。佛法广利人天,因此三宝不仅受到人类的敬仰,也为各类有智慧的众生所拥护。
2025-08-01
当我们去寺院烧香礼佛,进入寺院后,会看到第一重殿——天王殿。
2025-08-01
文殊菩萨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与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他以大智为本愿,以慧行断众生无明之根,是“智慧”的化身。所以他又被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2025-07-31
大乘佛教认为,每位佛身边都会有大量菩萨胁侍,以便于度化众生。因此在造像时,都会在佛像两边设置两位菩萨胁侍,庄严道场,并起到表法与护法。
2025-07-31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白马寺,建立于东汉时期。白马寺得名于当时送佛法器、佛像的白马,象征着佛法的传播。此寺不仅是佛教在中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象征。《大藏经》有言:“三宝常住,法轮常转。
2025-07-31
宗派之成立,首为大乘三论宗或四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或兼大智度论为主也。同时有小乘之成实宗,以成实论为主。已而有涅槃宗、后归天台,地论宗后归华严,摄论宗后归法相。异军突起者,则有达摩菩提西来传佛心印之禅宗。
2025-07-31
自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十八人迎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像来华后,中华佛法即增高继长,迄今流行不绝。但摩腾等仅于经中摘译若干条法义,以示于人而已,若今所传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之类。
2025-07-31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无论学佛与否,大都知道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象征。
2025-07-31
“五家七宗”是对唐宋时代形成的禅宗主要派系的合称。“五家”指晚唐五代形成的五个派系,分别出自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个法系。其中,从南岳系之下分出两家:其一,沩仰宗。
2025-07-31
观音与弥勒作为早期印度佛教中释迦牟尼的两大胁侍菩萨,在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调适过程,二者以差异化的路径实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信仰形态。文章就二者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内容有四:(一)观音和弥勒的起源。
2025-07-22
中国很早就有了本国出家佛教徒,汉明帝听许阳成侯刘峻出家是最早的记载。但最初那些僧人仅是从师出家,剃除须发,照戒律生活,还没有受戒的制度;到公元250年来自中印度的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正式建立戒坛传戒,中国才开始有了如法的比丘。
2025-07-17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