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组织教团第一,建造寺庙第二
法舫在这里特别说明:“这不是说不要寺庙。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有钱的人多欢喜建造寺,以求福德,出家人也喜欢建造寺庙佛堂以光祖庭,或作开山祖师。”“寺庙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假使不能供给出家人生活,出家人也无法自存,结果有寺无僧住,如果能就现有寺庙所容纳的僧众,维持其生活,使之依止佛教领导信众作利生事业,也是办法。不论在国内国外,大都寺庙,作香火,外人看来是迷信之所,非学佛之道场,更非讲说佛法之所在。对于真实人生,无有益处。所以今日寺庙的作风,必须改变,改变为真正学习佛法的道场,为讲习佛学的学院或学校。使寺庙成为一种宗教文化的灯塔。再者,要设法使在家信徒要多作利人事业,故希望有资产的信徒多组织佛教团体,如佛学会,佛教青年会,佛教学校,佛教医院,佛教信徒福利部等,发挥在家信徒的伟大人力财力,表现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 《法舫文集》卷三297页《改革佛教的几个基本观念》]这是法舫法师深有远见的说法,法舫法师讲了不少事实,说明佛法兴盛在人不在庙,如果仅有一个庙宇作为外壳,里面是空的甚至是别的非佛教的东西,那么对佛法对众生能有多大利益呢?“组织教团第一,建造寺庙第二”,寺庙建设和教团组织结合起来,才能促成佛教的振兴,促进人间佛教的发展。
从法舫法师的“六个第一”可以看到,这“六个第一”是纯乎其纯的大乘佛法理路,也是法师契理契机对大乘佛法的善巧弘扬,法舫曾说:“我们要改革那非人间的佛教而成立为人间的实用的新佛教,宗教在人间,佛教在人间。”[ 《法舫文集》卷四140页《宗教在人间》]今后佛教界如能将法舫法师的这六个倡导落到实处,人间佛教前途不可限量。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