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王丽娜:唐代长安大荐福寺的宗教政治活动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推测,国忌行香必备的一些基本流程包括:

1.清洁。

2.斋主和宰臣跪炉焚香。

3.百官等人立班,僧人行香。

4.僧人唱赞斋文。

5.应斋,宴乐(少数)。

唐代,很多重要寺庙都承担着国忌行香的重要责任,大荐福寺就是一个重要场地:

四日国忌。奉为先皇帝,于荐福寺令行香,请一千僧。

此外,大兴善寺、慈恩寺、崇庆寺也都举行过国忌行香。《新唐书•赵隐传》就记载过,懿宗曾在慈恩寺举行过行香。《全唐诗》曾记载,温宪曾题诗崇庆寺,后荣阳公因国忌行香之际见此诗悯然,并力荐他。

需要注意的是,国忌行香与佛教密切相关,但它不仅仅在佛教寺院举行,道观也依例开展。另外,唐代除了国忌行香外,还有其它行香,如名僧忌日、佛教节日行香、迎佛骨行香斋会等。

二、祈雨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核心社会的重要祭祀与礼仪活动,祈雨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祈雨也与王朝政治活动密切相关。古代官方祈雨的最早记载是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祈雨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运走向密切相关,其内容也不断充实,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祈雨文化。中国古代祈雨又可分为三级,地方官吏主持的祈雨、中央有司组织和主持的祈雨以及最高级别的皇帝祈雨。皇帝祈雨一般是京城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一般面对名山大川、宗庙社稷郊坛举行。在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影响的扩展,佛道教寺庙等也是皇帝祈雨的重要场地。

祈求上天赐雨是古人的一种朴素活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在唐代,官方组织寺院祈雨也在其中。僧尼道士于每年正月、七月转经行道是祈雨的常祀。祈雨的具体形式可分为诵经祈雨,主要念诵《大孔雀咒王经》《大方等大云经》《六度集经》等;结坛持咒祈雨,主要是密宗使用,如不空、善无畏等;灵迹处祈雨,综合采用了祭祀祈祷、诵读佛典、设坛结咒等形式。

佛教祈雨多借助龙的威力,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印度古代典籍的记载,“印度龙”出现的时间晚于“中国龙”,印度龙并没有“王”或者“龙王”的涵义,其形态与蛇近似,但并不是蛇。《摩奴法典》中提出了“龙王”与“蛇神”,可见二者有明确区别。中国的龙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高高在上的至尊地位。

祈龙求雨与佛教密切相关。唐代佛教翻译了几部与祈雨有关的佛经。作为国家祭祀,祈龙求雨兴起于唐代。大兴善寺的善无畏也擅长祈雨、祈雪。

《宋高僧传》卷二:“又属暑天亢旱。帝遣中官高力士,疾召畏祈雨。畏曰,今旱数当然也,若苦召龙致雨,必暴适足所损,不可为也。帝强之曰,人苦暑病矣,虽风雷亦足快意,辞不获已,有司为陈请雨具,幡幢螺钹备焉。畏笑曰,斯不足以致雨,急撤之。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梵言数百,咒之须臾有物如龙。其大如指,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畏且搅且咒,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径上数尺,稍稍引去。畏谓力士曰,亟去雨至矣。力士驰去,回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这段记载了善无畏念诵经咒,引龙来祈雨。其他关于趋龙降雨的还有一行禅师。禅师有老成之风,读书不再览已暗诵矣,皈依于普寂禅师。《宋高僧传》卷五:“又开元中甞旱甚帝令祈雨曰,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雨,勅令中官同于内库中遍视之,皆言弗类。数日后指一古鉴鼻盘龙。喜曰,此真龙也,乃将入坛场一日而雨,其异术通感为若此也。”

唐中宗时,一年京畿地区数月未下雨,旱情非常严重,中宗就命荐福寺僧伽祈雨,不久即降雨。法藏法师求雨,也得雨。《神僧传》卷七记载: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