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梵音 视频

从多欲走向少欲

华人佛教 2025-08-08 10:57:34

生为凡夫,我们常常觉得生活不能如意,希求不能满足,而又有诸多苦恼之事逼迫着我们的身心,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身心的自在或是安稳呢?


从多欲走向少欲

从多欲走向少欲

想要远离苦恼,就先要来看看这种种的苦事,是从哪里而来。众生之苦最大者莫过于生死,而生死正是因为多欲而有,如《佛名经》所说“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因为贪欲而有生死,因为生死而受逼迫身心之痛苦,不能解脱自在。

欲,是以希须为义,是说于所好乐的境界希求不舍。众生多欲,所欲乐的境界不止一种,而是处处贪着,也就是说一切尘境,悉能染污吾人之心,为生死之根本。

从多欲走向少欲

从多欲走向少欲

欲境虽多,总数不出财、色、名、食、睡五种:

一、色欲:谓男女形貌端正,及世间宝物,玄黄朱赤紫,种种妙色,世间之人,谁不生爱着?于此可爱之色,悦情适意,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皆为色所迷故。

二、财欲:世间一切金银财宝,养身之资,无论男女老幼,谁不生贪着,恋恋不舍?是为财欲。

三、名闻欲:谓有声名,可以显亲荣己,以致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故名“名欲”。

四、饮食欲:贪着种种饮食,肴膳美味,乃至因为贪口腹而残杀生灵,故名食欲。

五、睡眠欲:谓终日情识昏昧而睡眠。

从多欲走向少欲

从多欲走向少欲

众生不了,不知欲是苦本,而且将苦作乐,贪求不已。要知道染爱尘境之欲,即是十二因缘中的“爱”支,因为贪爱而缘妄“取”,由妄取而缘“有”,于是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不已,轮回六道,无有出期。贪欲是因,生死是果,这实是我们众生所以沉溺苦海而不出离的根源。

当知,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有欲有苦,皆是六根黏于六尘。若根不缘,则尘无所偶;若根尘脱黏,则当下灵光独耀。五根为内贼,五尘为外贼,灭功德,损法财,悉由此内外五大贼之所劫夺,宜生厌离之心。

佛经中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

从多欲走向少欲

从多欲走向少欲

既然了知众苦由贪欲而生,想要离苦就要对治多欲,实行少欲。少欲即是不多求,除了生活必须的以外,不做非分的希求,倘若能够减少欲望,自然不会再去有所作为更造新殃了,不但能够消灭了现前的许多苦恼,将来更能够出离生死的轮回,身心得以自在。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