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如何不手忙脚乱?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极态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
2025-09-04
以个人来说,为了进步就须放下昨天的自我,而重新建立今天的自我,以求明天的进步。如果坚持自己的老想法和旧观念,不愿接纳他人的建议或社会的转变,就很难进步,同时也不容易被时代和社会所接受。佛法教导我们,应该舍弃自我的执著。
2025-09-02
成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金钱上的成功,二是权势上的成功,三是人格上的成功。前面二者皆是虚幻的。很多企业家都很有自信,认为能赚大钱都是自己凭能力及努力得到的。其实能够赚钱,有三分之二是靠大环境,三分之一才是靠自己。
2025-09-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你却因此失眠了好几天,想了无数种方法证明自己;有人调侃你的身材,你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拼命节食减肥,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如果有,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掉入了“自证陷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美。
2025-08-29
人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考验,即使当我在深山闭关时也是如此,当时我写了一封信给一位老法师,告诉他我的情形,问他应该如何是好。
2025-08-29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提倡发自本能的善,如恻隐之心是人所本具的,由本具的恻隐之心,而引发的善是一种天良的流露。
2025-08-27
人生有不同的篇章,有的章节充满收获与喜悦,有的则包含了挑战与曲折。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你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那些所谓的“遗憾”,帮助我们不断厘清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接纳过去的自己,意味着看到自己每一段经历的价值。
2025-08-26
看过一句很打动人的话:“小时候,我以为长大是和世界掰掰手腕,后来才知道,长大是和自己握手言和。”年少时,我们都曾期盼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能够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2025-08-25
幸运不一定就幸福遇到不幸的事而感到痛苦,这是一般人正常的反应。但遇到幸运的事,却未必快乐,有些人反受其苦。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有地位、有权势,就是幸福的。
2025-08-22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
2025-08-21
如何享受人生许多人认为享受人生就是吃、喝、玩、乐,但是吃、喝、玩、乐只是动物的本能,不能叫做享受“人生”,而是享受“动物的生命”,却糟蹋了人生。 虽然人也是动物,但人不仅仅是动物,还有身而为人的责任和义务。
2025-08-20
遇到事情,别怯!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越害怕什么,就越会在什么事情上摔跟头。
2025-08-19
因为哭过,笑才灿烂 往事如昔,人生如梦。岁月在不经意间渐渐远去,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有怀念、憎恨、惆怅、忧伤、烦恼、开心与难过。走过,路过,错过,往事就在流水落花间流逝。
2025-08-18
01顺人性做人一本书中写道:“与人相处时,我们面对的不是绝对的理性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满腹成见、受自负和虚荣驱使的生物。”如果无视这些,本事再大,也不免麻烦缠身。只有顺着人性做人,我们才不会在职场中吃亏受罪。
2025-08-15
“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惭”“愧”二字连称的词汇,而这两个字都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与观念。其中“惭”指的是对不起自己,也就是“自惭形秽”;“愧”指的是对不起他人,所以说“愧对于人”。
2025-08-14
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过”是超过的意思,自以为比他人强,觉得很骄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这就叫做“过慢”。
2025-08-13
真正的成长:向内求、向前看、向阳生自我反省,向内求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常以为,成长是一种年龄的累积。后来才懂得,真正的成长不只在年龄,更在于内心的丰盈。人生如棋,常复盘,才能常精进。
2025-08-12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
2025-08-11
生为凡夫,我们常常觉得生活不能如意,希求不能满足,而又有诸多苦恼之事逼迫着我们的身心,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身心的自在或是安稳呢?从多欲走向少欲想要远离苦恼,就先要来看看这种种的苦事,是从哪里而来。
2025-08-08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