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
2025-09-05
口过是最易犯的过失,若因一念瞋心而恶口伤人,将自招无量苦报。因此唯有知因识果、善护口业,方能离苦得乐。若能清净口业,或进一步以柔软语、赞叹语,常说利益大众之语,则有无量功德,果报无边。
2025-09-03
一念三千,无论生起什么样的念头,都会在虚空法界流转,形成复杂的念波效应。所以说我们强调和谐,导人向善,自然也包含了心念之力。
2025-09-02
称名(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忏悔(三遍)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皈依(三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025-09-01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因果得到的好处《法华经》提的不同你造像功德一定能成佛例如我们同学在墙壁报上画个佛像都是成佛的因,一定能成佛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将来都能成佛!在《造像功德经》有十一种功德一者,你要造像
2025-08-29
七月是孝亲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个重大节日。寺庙,总要举行“盂兰盆会”。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尝于此日供养十方众僧,以此广大功德,救拔其母脱离饿鬼道。后世遂有于佛欢喜之日,以饭食等供养十方众僧之举,其功德广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脱。
2025-08-28
七月是吉祥月“七”,在中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创造宇宙”之说,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做礼拜一次;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
2025-08-27
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
2025-08-26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念了之后还要回向因为念这个名号之后我们就能帮上老祖先的忙了作为子孙,就可以成为“香火”了就能光宗耀祖就能够超度祖先、拯救祖先这三部经,是佛弟子必读的经典!拯救祖先是从恩情上来说的,为什么能拯救?是因为有能力。
2025-08-25
有人问我说短期出家,你有什么看法?佛教本来没有一个短期出家的。出家就出家,然后出不成,因缘不成熟,乃至说一日一夜。有人说一日一夜啊,那我就出家一日一夜。他说乃至一日一夜出家的功德无量殊胜,那我就跑到庙里去,计划三天四天还俗,没有这样做法的。
2025-08-22
想要圆满“供养”佛菩萨,请具备这三个点!1供养从字面上来讲,可以解释为“供给资养”的意思。2“供养”和“布施”虽然说都有“给予”的意思,但一般将饮食财物等,供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者,用“供养”一词较为贴切。
2025-08-21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陷入执着无法自拔,或是被情绪风暴裹挟而失去方向的经历,这些困扰在佛教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烦恼”。
2025-08-20
1、持不杀戒的功德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次,厌离生死,必须断淫欲故。
2025-08-19
问: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与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务吗?以上六个问题常有人问起。照理说,那些都是出家僧众的分内事,非居士所当做,万一做了,即失去在家学佛的立场。
2025-08-18
有些人自称是佛菩萨化身或常以佛菩萨的语气神态自居明明道貌岸然却吸引了大量的信徒你是否遇过这样的人以下分享圣严法师的开示,一起认清事实,回归正法!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
2025-08-15
若求地藏菩萨、求观世音菩萨念十声不行、念一百声不行念一千声不行、念一万声十万声、百万声念到一百万声一直念下去不是地藏菩萨来了,也不是观世音菩萨是你的心灵了,自己加持自己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说一切诸法皆是我的心用心念两部经
2025-08-14
在迷失中找回自己 六道只不过是轮回所经历的六个站,像豪华游轮到了一站,大家都下船去逛一圈,看风景、购物。一个地方停留两三天,宾馆里住住,游山玩水,之后,宾馆出来,再上大游轮,然后开向下一站。
2025-08-13
赞叹他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善行,而且人家知道以后,会更加勤勉地行善。我们在与人相处中,如果没有特别必要,最好不要批评别人,而要学会赞叹他人的善行。别人一定有善的地方,而且,在大乘修行人心里,每个众生都是父母,都值得恭敬和爱戴。
2025-08-12
一、供灯的十种功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宣说了供灯的十种功德:1、照世如灯 2、肉眼不坏3、善恶智能 4、得于天眼5、得智能明 6、灭除大暗8、具大福报 7、不在暗处9、命终生天 10、速证涅槃二、供灯的发心很重要我们供灯
2025-08-11
佛经有云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意思是说当众生遇难时只要诵念菩萨的名号便会得到菩萨的救助但是如果一个人有这三种表现念再多经拜再多佛也无用修行人一旦有这些表现,天天念经拜佛也无用嗔恨心重《佛说遗教经》中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