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是古印度出家修行者的通称,意译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教的出家人通常称为“释子沙门”,以区别其他出家修行者。沙门可分为四种:胜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和污道沙门。
2025-08-26
我们所改的愿是什么愿呢?不好的愿。举一个例子,我们寺院附近,有一个佛弟子姓张,他是兔子的天敌。他没信佛之前,每年冬天套兔子,就是用铁丝套兔子。山区嘛,他这一个冬天能够套五六百只,相当的数量,他搞了好多年。
2025-08-26
按照目前世界上所统一的佛诞时间,佛诞生于距今2557年,中国历史记载则是诞生于周昭王24年,距今3040年,到底哪一个正确,历史学家及佛教界无从考证。 下面将网上搜来的有关内容附上,供大家参考。
2025-08-26
人生有不同的篇章,有的章节充满收获与喜悦,有的则包含了挑战与曲折。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你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那些所谓的“遗憾”,帮助我们不断厘清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接纳过去的自己,意味着看到自己每一段经历的价值。
2025-08-26
中国汉地的第一位信仰佛教者是后汉明帝的异母兄弟楚王英。楚王英,是后汉时期的人,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孝明帝的弟弟。建武十五年(39),受封为楚公,十七年(41),升为楚王。孝明帝做太子时,就对这个弟弟特别喜欢,即位后更是多次赏赐。
2025-08-25
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什么?优婆塞和优婆夷是佛教的四众弟子之一,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在家人信仰佛教,愿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也要经过一定手续,其基本条件是受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025-08-25
很多人愿意发心印经,但是在印经的过程当中,会加上自己的东西,其他人得到这种书以后,把他加上的内容,也当成了佛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2025-08-25
看过一句很打动人的话:“小时候,我以为长大是和世界掰掰手腕,后来才知道,长大是和自己握手言和。”年少时,我们都曾期盼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能够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2025-08-25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不是同一个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2025-08-22
五戒、八戒、具足戒是佛教针对在家、出家不同修行层次的弟子制定的基本日常行为规范。什么是五戒、八戒、具足戒?佛教的五戒、十善介绍 五戒,是对在家信徒提出受持的五种规范,也称为“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五戒的内容分别是: (1)不杀生。
2025-08-22
任何佛号都可以念,药师佛可以念,释迦牟尼佛可以念,弥勒佛也可以念。就是不念佛,念菩萨也可以,例如念观世音菩萨、念大势至菩萨、念地藏菩萨、念文殊菩萨。 念佛、念菩萨都是一样的,只要不起分别心,心中了无挂碍,诸佛菩萨也都有阿弥陀佛的慈悲。
2025-08-22
幸运不一定就幸福遇到不幸的事而感到痛苦,这是一般人正常的反应。但遇到幸运的事,却未必快乐,有些人反受其苦。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有地位、有权势,就是幸福的。
2025-08-22
布施的时候,要心存一个不寄望对方回报的心念。真心的去救人济世,真心的帮对方的忙,即使是捐捨出去,也不期望他对我有所感谢。「捐献」,「捐」就是「弃」的意思,既然我布施出去,就不再企望回报。
2025-08-21
寺院是汉语对佛教的宗教场所的通称——也可以说是雅称,因为在口语中,它也往往被称为“寺庙”。如果考虑到历史上,寺院在文献中的别称可就繁多了。
2025-08-21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释迦牟尼佛,亦称“释迦文佛”、“世尊”。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母亲名摩耶。“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实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汉译为“一切义成”。悉达多太子降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古印度。
2025-08-21
无常与无我的观点与意义佛说世界的存在形式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精神还是形体都不会永恒存在,他们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无常与无我的观点与意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
2025-08-21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智慧,遇事就知道如何决断、选择。
2025-08-21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
2025-08-21
佛前香供养,常见的种种问题香,是佛教供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经典中,与香有关的经、律、论篇章也是非常之多。《炉香赞》 开头就道:“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2025-08-21
如何享受人生许多人认为享受人生就是吃、喝、玩、乐,但是吃、喝、玩、乐只是动物的本能,不能叫做享受“人生”,而是享受“动物的生命”,却糟蹋了人生。 虽然人也是动物,但人不仅仅是动物,还有身而为人的责任和义务。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