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财经
娱乐
汽车
游戏
文化
援藏
镜界
健康
优选
法制
守艺中华
国防军事
更多
佛学
酒业
文史
古诗词
人物
解梦
生活
地方频道
福建
湖北
河南
江苏
辽宁
内蒙古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注册
登录
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佛学首页
资讯报道
学术观点
佛学常识
佛教故事
专题
佛学常识
什么是无上两足尊?
佛陀尊号。略称两足尊。如‘金光明经’卷一(大正一六·337A):十方诸佛,现在世雄,两足之尊!
2月15日 23:34
皈依三宝之后也应该尊敬其他宗教
皈依三宝之后,可以尊重其他宗教的神祗,同时也应该尊敬其他宗教的教徒。但应知道,尊敬不同于皈依,尊敬是礼貌,是出于众生平等的平等心。
2月14日 23:36
皈依后必须吃素吗?
皈依后不要求必须素食,皈依三宝是宣誓终身信奉三宝,誓愿不再改变信仰。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缘故。
2月13日 23:12
寺院日常行事之朝时课诵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
2月12日 18:27
普贤行愿丨菩萨的“十种威力”
这十种威力,是由於修持普贤行愿的菩萨行者,已经具足了第三十三颂的“如幻解脱行”而得的“威力”。
2月09日 22:15
斋天常说的“十二部经”是什么?
契经,本来经的解释也就叫契经,那么这个地方又叫契经,也就是总称而已。那这个地方所谓“总”叫契经,“别”的可以叫作长行,就是经文一种类别,就是专门是没有颂的,就是一句话几个字没有定,这种情形叫作长行。
2月08日 23:28
佛菩萨的手印都有什么“暗示”?
佛菩萨像的“手势”叫做“手印”。手印,顾名思义,便是手作的“印”。这里的“印”,也称“印相”,是手指动作所结的印契,标志着“法界之性德”。
2月08日 01:06
什么是善知识?
正直有德行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云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恶知识。
2月07日 00:33
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
2月05日 21:51
广结善缘的六种方式
佛法有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对于帮助我们积累福报,真的很重要。佛教的所谓结缘,其实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彼此有过交涉的过程。缘也有善恶之分,如果是抱着自利利他的关系,那么所结的就是善缘。相反,就是恶缘。
2月02日 22:26
是“山门”还是“三门”?
当我们进入到佛教寺院时,通常会先经过山门,有时也会遇到寺院并没有单独建山门的情况,偶尔又会听到不是“山门”而是“三门”的说法,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月02日 13:00
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日可破暗,月可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掌管幽冥,故加此四为二十天。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罗王,及道教神祇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增入其中,最终形成二十四天。
2月01日 00:46
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对于很多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来说,佛法可谓如汪洋大海,深广无涯,很难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与认识,而只能望洋兴叹。其实,佛教有一个醒目的总纲,通过了解这个总纲,就能让我们对于佛法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并得以按部就班的学习。
1月31日 11:14
不侵常住
懒庵曰:“律中云,僧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二者,十方常住。三者,现前常住。四者,十方现前常住。且常住之物,不可丝毫有犯,其罪非轻,先圣后圣非不丁宁。往往闻者未必能信,信者未必能行。山僧或出或处,未尝不以此切切介意,犹恐有所未至。因述偈以自警云:‘十方僧物重如山,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谭曾未信,他年争免铁城关。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
1月30日 11:37
新年到寺院,要注意这“五重”与“五轻”
行的仪态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走路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1月28日 20:20
什么是通教?
四教之一。即五时八教中,化法四教之第二,以方等及般若二时,所宣说因缘即空,无生四谛为教旨。在‘四教义’卷一、‘法华玄义’卷三下、‘四念处’卷二等书中,对通教之“通”有不同诠译。
1月27日 19:27
何为“圆通”?
一般讲圆,就是指它量无不周,就是能够周圆十方。圆通常——圆真实、通真实、常真实,都是对我们自性妙真如性的一个描述,妙真如性它有圆的特点。
1月19日 15:48
修福和修慧不可偏失
世人往往一味地求福报,觉得多多益善,但有时候福报多了,用不好反而会带来麻烦,古今中外多少人都葬送在财色名利中。那么修行之人,到底该不该追求福报?修行过程中又该如何对待福报呢?
1月18日 17:40
供佛斋天 对“天”知多少?
帝释天,是属于欲界忉利天的天主,常听闻佛陀说法,是佛教的大护法。因此,广州市大佛寺每年腊月廿四小年还愿日,安排“供佛斋天”的佛事。
1月17日 15:56
家中的佛像与香炉应怎样整理呢?
家中佛堂的设立,是遵照佛陀的遗教,可在家中礼佛及早晚课诵,以示生活中不忘佛陀的教诲。
1月16日 10:14
首页
上页
...
2
3
4
5
6
7
8
...
下页
尾页
共
30
页
热门视频
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举行傣历1385新年节浴佛
梵音灵应,遇见心中的观世音!
少林寺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观音圣迹访遗踪,到此顿消尘俗虑
我在灵隐做志工
恭迎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专题
更多
农历四月初八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圣诞
农历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圣诞
佛教故事
更多
1
明代太常卿李允中曾夜宿少林寺
2
百喻经|唵米决口喻
3
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4
百喻经|尝庵婆罗果喻
5
石头怀志庵主悟道因缘
6
禅宗公案|谷隐蕴聪禅师——喜得逢,不相识
7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7)
8
百喻经|共相怨害喻
9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6)
10
禅宗公案|招提慧朗禅师——自己佛性,自己承当
各地寺院
更多
【狮峰寺】
【佛光寺】
【雪窦寺】
【径山寺】
【灵岩山馆娃宫】
【天池禅寺】
【云岩寺】
【栖圣寺】
【万福寺】
【灵隐寺】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国清讲寺】
【华峰寺】
【寒山寺】
【资圣禅寺】
精彩推荐
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日出席纪录片《赵朴初》放映会暨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座谈会
五十年来朴初师 墨香遗韵诉衷肠——宗性副会长在纪录片《赵朴初》放映会暨中日佛教友好座谈会上的主旨演讲
禅的原始含义
明代太常卿李允中曾夜宿少林寺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
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
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
@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