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佛学常识

绕佛三匝的含义 你知道吗?

绕佛三匝的含义 你知道吗?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绕塔,也是佛弟子的修行法门。以佛像、佛塔或佛殿为中心旋绕,是表达礼敬诸佛菩萨之意。
6月08日 15:17
“般若波罗蜜”有多重要?

“般若波罗蜜”有多重要?

大乘佛教将“般若”称为“诸佛之母”,要想度脱轮回的苦海,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唯有般若方能办到。“般若”是什么?“般若”由梵语发音而来,应读为bōrě,意为智慧,指通过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从而显现出来的真实智慧。
6月07日 15:25
佛像为什么赤脚?

佛像为什么赤脚?

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寺院庙宇里的雕塑,还是字画玉器上的造像,几乎所有佛菩萨都是赤脚。佛菩萨为什么都是“赤脚”呢?“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6月05日 11:15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药王菩萨,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为阿弥陀佛二十五大菩萨之一值此吉祥之日祈愿众生吉祥喜乐,永离身心之苦药王菩萨是谁药王菩萨,音译鞞逝舍罗惹,意思是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病苦的菩萨。
6月04日 14:17
为什么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

为什么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

学佛的居士在平常做早晚课或者念佛号的时候,经常会念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号,我们对佛号是很熟悉的,那么对其意思了解吗,尤其是“本师”二字,又该做何解呢?佛陀原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6月03日 13:09
认识几位佛教著名的小朋友

认识几位佛教著名的小朋友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
6月01日 15:25
鼓是如何被引入佛教中的?

鼓是如何被引入佛教中的?

鼓在佛教寺院里,是最具标志性的礼拜法器,有着报时、集众、庆典和赞诵等等的作用。
5月30日 16:05
什么是放不下的六种根本烦恼?

什么是放不下的六种根本烦恼?

如果归纳起来,我们放不下的有六种根本烦恼,那就是我贪、我瞋、我痴、我慢、我疑、我见。"我贪"是什么?有的人喜欢特定的垫子或座位,换了就不舒服,就坐不下了。
5月29日 13:44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成佛的心,也可以理解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心的本体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正觉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5月27日 17:48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许多人因不了解佛教,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误以为酒、色、财、气叫四大,因此戏称那些不贪酒、色、财、气的人是“四大皆空”。
5月26日 09:36
沿袭千年的“坐香”到底咋回事?

沿袭千年的“坐香”到底咋回事?

禅宗道场又称为坐香门庭,坐香可以说是四大佛事中最关键的一桩佛事了。坐香即打坐,古人以燃香来计时,故打坐又称坐香。在禅堂里,方丈和尚以及班首执事讲开示或规矩,维那则执行规矩,其余僧众止语,一切行动听维那招呼,命行则行,令止则止。
5月25日 12:46
什么是“结夏安居”?

什么是“结夏安居”?

什么是结夏安居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制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
5月23日 11:46
什么是“佛吉祥日”?

什么是“佛吉祥日”?

2024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十五,是佛吉祥日,在南传佛教国家又叫卫塞节(VESAK DAY),亦称“世界佛陀日”。
5月22日 12:37
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

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能学佛,但皈依后,在心态、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善知识乃至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加持。
5月20日 11:35
如何皈依

如何皈依

应如何求受皈依?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在佛世时,因受皈者根器厚,故不须礼节。
5月17日 19:42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佛门见面为何称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的音译,又称“阿弥陀如来”。这一词的全名,为Amitayus,或Amitabha,前者为无量寿佛,后者为无量光佛。Amita是有无量功德的佛之意。“阿”字是观法的对象,是万有的根源。
5月16日 14:29
农历四月初八为什么要浴佛?

农历四月初八为什么要浴佛?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本师释迦侔尼佛圣诞。佛弟子们通过浴佛等一系列活动感念佛陀功德,因此这天也被称为浴佛节。
5月15日 10:45
“上报四重恩”,你知道是哪四重恩吗?

“上报四重恩”,你知道是哪四重恩吗?

在回向时,佛教信众常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们要知恩报恩,经中讲到“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土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5月14日 21:16
文殊菩萨为何被称为“七佛之师”“菩萨之母”?

文殊菩萨为何被称为“七佛之师”“菩萨之母”?

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祥、妙吉祥等,是般若智慧的代表,因为经常出现在经典之中,助佛弘化而为大家所熟知。
5月13日 18:11
皈依三宝的意义

皈依三宝的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
5月12日 00:35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佛教故事
更多
各地寺院
更多

精彩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