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没献给佛僧的时候,勿得先食。所以在家人在庙上吃东西,必须要等到供过佛,出家人也来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还没吃之前,你先吃,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养三宝,都是要这样。
2025-09-10
鸠摩罗什又称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简称罗什,龟兹人,出生于古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7岁时随母出家,9岁时到罽宾(今克什米尔)拜访名师,学习《阿含》等经。
2025-09-10
佛陀是神吗?佛陀是创造宇宙、创造世界和人的神吗?不是。 除了佛教,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承认或相信有一位创造宇宙、世界和人类的、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永恒的神祇,唯有佛教,不承认有这样一位创世主、救世主,佛也不是创造宇宙和人类的神。
2025-09-09
佛教出家人的服饰与世俗的服装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它的形成,除了宗教上的原因,还有历史、地域、民族、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2025-09-09
有的人穷到一无所有,还是过得很快乐。反正什么都没有,要也要不到,就干脆什么都不想了。 但是很多人一直不满足现况,不断争取他想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因此就产生了矛盾、冲突。 在这种情形下,想要活得快乐,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2025-09-09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经过有序的修行,依师、闻思、戒定,最终就能证得这种智慧。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把“我”这个妄想破除了。
2025-09-08
佛教徒不一定要出家。 知义法师《初机学佛决疑》中说:“佛教有四众弟子,由此可见,在家学佛,是合格的。所谓出家,是要发愿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家,若是像因家庭失和而出走那样的出家,是没有用的。
2025-09-08
释迦牟尼俗家名字叫悉达多,姓乔答摩,是古代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他七天后去世,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长大。
2025-09-08
许多人把快乐建筑在物质的享受,或官能的刺激上,其实最大的快乐应该来自生命的平安、喜悦与满足。 满足不是官能的满足,而是心理上不觉得空虚、忧虑,或不觉得无所依靠。许多人因为不知道生命应该依靠什么,所以拚命找刺激,为了找刺激而无度地消耗。
2025-09-08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2] 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
2025-09-05
戒律里面规定,一个人出家之后,二十岁前只能受沙弥戒,要想做沙弥者,需具备信心,还要经过师父同意、认可。年龄七十岁以上的出家人不能再受比丘戒,只能受沙弥戒。 沙弥依年龄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
2025-09-05
无我,梵语(Anātman),即世界上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个相续不断的五蕴聚集体。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2025-09-05
玄奘(600一664),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生于儒学家庭,排行老四。玄奘自幼聪明,据说他八岁时,父亲坐在几案边上给他讲《孝经》,讲到“曾子避席”时,玄奘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身来敬立一边。父亲不明所以。
2025-09-05
许多人认为享受人生就是吃、喝、玩、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所有的动物也都会吃、喝、玩、乐,那人不就跟动物一样了吗?那不叫作享受“人生”,而是享受“动物的生命”,糟蹋人生。
2025-09-05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
2025-09-04
已经皈依了不能拜神,但是你可以转,因为你拜的很多神都是佛教徒,譬如关公、韦陀、妈祖,为什么我们要拜他呢?晚课赞叹他的时候有一句,「韦陀天将菩萨化身」对不对?所以就善巧的观你家里供的神,是地藏王菩萨的手下,你看过《地藏经》
2025-09-04
玄奘对中国佛教有多重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佛教诸宗初备,呈现立宗的趋势,但是各宗学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玄奘想解决这些分歧,于是西行求法,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
2025-09-04
工作如何不手忙脚乱?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极态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
2025-09-04
在很多寺庙中,都设有罗汉堂、罗汉殿,里面供养着众多的面目各异的罗汉。在这些罗汉中,有一位中国的罗汉,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济公和尚。 济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左右,卒于嘉定二年(1209)。
2025-09-03
动机决定一切,以前我们拜土地公,是求他让我们发财,这个动机不对;现在换成,土地公你在,我帮你点灯,令你离苦得乐,这个动机就可以。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