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财经
娱乐
汽车
游戏
文化
援藏
插画
健康
优选
法制
守艺中华
国防军事
更多
佛学
文史
古诗词
人物
解梦
生活
地方频道
湖北
山东
山西
丝路
云南
注册
登录
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佛学首页
资讯报道
学术观点
佛学常识
佛教故事
专题
佛学常识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佛经中说,虚空之中有无量无数的世界,因此国土众生也是无量无数的。每一个小世界的形式都是相同的,都是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则属虚空。
8月26日 15:40
如何对治欲放逸苦?
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是色法,顽钝无知,依心而转,故皆以心为主,所以欲制五根,莫如制心,通过清净我们的心,来制伏我们的五根。此心有三种三昧相,有三种障法:一者、心性差别障,能障无二念三昧。我们的心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形象,它能障碍没有杂念的禅定。
8月24日 09:00
何为观世音菩萨的胜妙功德?
观世音菩萨与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可以说凡是有大乘佛法的地方,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菩萨的名号,也都愿意称念一两声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8月23日 09:00
“三藏法师”的“三藏”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阅读佛经时,常会看到翻译者为某代的某位三藏法师,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陈天竺三藏真谛”等,而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唐三藏”,亦即玄奘三藏。
8月22日 11:11
为什么说是镜花水月?
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又可以再分析为若干的小部分,由此可见,心与身都是由积聚而来,所谓:因缘假和合,无有实法可得,使令行者对于空无我之义,能够得到深切的了解。五蕴,又译作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8月20日 22:52
什么是“随喜功德”?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生起欢喜心。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广大不可限量的。
8月18日 18:30
什么是“云门三句”?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禅师为宗祖,因文偃禅师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文偃禅师的禅法最著名的是其“云门三句”。即如《五家宗旨纂要》卷下载:“云门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语。
8月15日 13:34
佛教道场为何称为“寺院”?
大家都知道,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那么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呢?“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
8月13日 09:00
“业障”是什么?如何从根本除业?
我们常听人说,“业障”太重。生活中遭遇了各种不顺、阻碍,也会听到他们感叹到“业障”现前。
8月11日 09:00
经常说“随缘”,随的到底是什么?
“凡事随缘”,你想随缘的是什么?你甚至连自己要随缘的东西都不清楚也许“随缘”只是一个念头是你关于生命的另一个想法而已随缘有很深的内涵,一般有两层意思。
8月09日 16:43
何为“种三田”?
佛经中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好的果报就应“于诸福田,欢喜敬养”。佛法将修福的方式比喻为种福田,田含有生长、收获的意思,福田也就是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即可收获功德、福报。福田大致有三种:恩田,悲田,敬田。
8月06日 13:54
在“菩萨”之后再加上“摩诃萨”三字是什么意思?
梵语“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翻译为大道心众生,后来简称为菩提萨埵。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是说虽能自觉而尚属于有情,或是说既能自觉而又能觉悟一切有情的意思。由这四个字再简略称之,则为菩萨。
8月03日 15:04
毗尼、尸罗、波罗提木叉,戒的三个名称分别有什么含义?
大家研究佛法,留心于戒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梵文在表述戒律时似乎并不止一种名称——当我们说律藏时用的是“毗尼(新译作毗奈耶)”,三藏分别是修多罗藏(经藏)、毗尼藏(律藏)、阿毗昙藏(论藏);当我们说六度中的持戒时用的是“尸罗”
8月01日 16:46
菩萨为什么手拿念珠?
缘起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佛教在祈祷、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
7月30日 09:00
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我们在逛寺院的时候,你会发现佛菩萨精美的造像,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他们温雅的神态、端庄的面庞让人感觉心生欢喜,如沐春风。
7月29日 09:00
为什么在寺院内无论性别、年龄,都互称“师兄”?
在日常学佛的过程中,为何居士间常以“师兄”相称,而没有师弟、师姐、师妹之称?事实上,学佛是为了觉悟,称呼“师兄”是对学佛人的尊敬和赞美。“师兄”,代表修学佛法者皆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师兄”,代表修学佛法者皆平等,没有高低之分。
7月28日 09:00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佛教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什么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7月24日 09:00
什么是“洒净”?
在佛教很多法会活动的仪轨中都有“洒净”这个环节法会开始前都会举行“洒净”仪式那么洒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做洒净在家需要洒净吗洒净,是佛教中一种仪式,即散洒香水,洁净道场或供具等物,把一个地方清洁干净,并度脱此地冤魂众生,使它们得到安宁
7月23日 11:14
佛说四谛法,为什么以苦为首?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不仅是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这样,十方国土,除了佛国之外,也都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形。然而,娑婆世界众生往往都是以苦为乐,不思出离。因此,佛陀在说四谛教法之时,以苦为首,使令众生能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7月19日 09:00
怎样念“ 阿弥陀佛” 功德更大?
菩提心我们念佛忆佛要与佛相应,念阿弥陀佛是大乘法,大乘法的标志就是菩提心。我们既然闻到佛的名号:无量光无量寿,能不能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发菩提心从理论上分俗谛的菩提心和胜义谛的菩提心。
7月18日 20:36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
下页
尾页
共
30
页
热门视频
佛陀传04
佛陀传03
佛陀传02
佛陀传01
“首届中国禅棋大会”少林寺现场视频
雪窦山“六月六晒经会”圆满
专题
更多
结夏安居
佛吉祥日(南传佛教的卫塞节)
农历四月初八 浴佛节
佛教故事
更多
1
大施为利众生抒海取珠
2
思维无常有助于解脱——《洞见宇宙的奥秘》
3
佛度五比丘
4
何为无常?——《洞见宇宙的奥秘》
5
为何我们放不下那张“纸”
6
佛教徒的标准:四法印——《洞见宇宙的奥秘》
7
着相即烦恼,无心即解脱
8
怎么理解不同频率的时间和空间?——《洞见宇宙的奥秘》
9
人生无常,适时“归零”
10
墓魄太子止语的因缘
各地寺院
更多
【狮峰寺】
【佛光寺】
【雪窦寺】
【径山寺】
【灵岩山馆娃宫】
【天池禅寺】
【云岩寺】
【栖圣寺】
【万福寺】
【灵隐寺】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国清讲寺】
【华峰寺】
【寒山寺】
【资圣禅寺】
精彩推荐
致全国佛教界的贺信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三)
九紫离火运?先解开你最大的“封印”
大施为利众生抒海取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
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
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
@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