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财经
娱乐
汽车
游戏
文化
援藏
插画
健康
优选
法制
守艺中华
国防军事
更多
佛学
文史
古诗词
人物
解梦
生活
地方频道
湖北
山东
山西
丝路
注册
登录
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佛学首页
资讯报道
学术观点
佛学常识
佛教故事
专题
佛学常识
回向偈里的四重恩指的什么?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们要知恩报恩,经中讲到有四种世出世恩,分别是:三宝恩、国王恩、父母恩、众生恩。这四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所有的众生都在平等地蒙受这四种恩德。
9月07日 18:40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说起《金刚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即便不是佛教徒,大多也都有所耳闻,佛弟子中欢喜持诵、学习这一部经的,就更不计其数了。
9月04日 15:48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
今日是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作为在汉地最有影响力的四位菩萨之一,地藏菩萨和他所发的深弘誓愿可谓家喻户晓。
9月02日 10:19
地藏菩萨是超生冥界的护佑者吗?
地藏菩萨在中国佛教诸菩萨中久负盛名,与观音、文殊、普贤合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并称于世。地藏(Ksitigarbha),地,“住处”之意;藏,“含藏”之意。
8月31日 09:00
三德六味具体是指哪些?
来寺院参加过过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斋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敬养诸佛菩萨,普施法界众生,回向功德斋主,然后才可用斋。而在供养偈中就有这么几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8月29日 13:44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佛经中说,虚空之中有无量无数的世界,因此国土众生也是无量无数的。每一个小世界的形式都是相同的,都是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则属虚空。
8月26日 15:40
如何对治欲放逸苦?
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是色法,顽钝无知,依心而转,故皆以心为主,所以欲制五根,莫如制心,通过清净我们的心,来制伏我们的五根。此心有三种三昧相,有三种障法:一者、心性差别障,能障无二念三昧。我们的心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形象,它能障碍没有杂念的禅定。
8月24日 09:00
何为观世音菩萨的胜妙功德?
观世音菩萨与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可以说凡是有大乘佛法的地方,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菩萨的名号,也都愿意称念一两声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8月23日 09:00
“三藏法师”的“三藏”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阅读佛经时,常会看到翻译者为某代的某位三藏法师,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陈天竺三藏真谛”等,而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唐三藏”,亦即玄奘三藏。
8月22日 11:11
为什么说是镜花水月?
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又可以再分析为若干的小部分,由此可见,心与身都是由积聚而来,所谓:因缘假和合,无有实法可得,使令行者对于空无我之义,能够得到深切的了解。五蕴,又译作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8月20日 22:52
什么是“随喜功德”?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生起欢喜心。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广大不可限量的。
8月18日 18:30
什么是“云门三句”?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禅师为宗祖,因文偃禅师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文偃禅师的禅法最著名的是其“云门三句”。即如《五家宗旨纂要》卷下载:“云门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语。
8月15日 13:34
佛教道场为何称为“寺院”?
大家都知道,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那么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呢?“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
8月13日 09:00
“业障”是什么?如何从根本除业?
我们常听人说,“业障”太重。生活中遭遇了各种不顺、阻碍,也会听到他们感叹到“业障”现前。
8月11日 09:00
经常说“随缘”,随的到底是什么?
“凡事随缘”,你想随缘的是什么?你甚至连自己要随缘的东西都不清楚也许“随缘”只是一个念头是你关于生命的另一个想法而已随缘有很深的内涵,一般有两层意思。
8月09日 16:43
何为“种三田”?
佛经中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好的果报就应“于诸福田,欢喜敬养”。佛法将修福的方式比喻为种福田,田含有生长、收获的意思,福田也就是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即可收获功德、福报。福田大致有三种:恩田,悲田,敬田。
8月06日 13:54
在“菩萨”之后再加上“摩诃萨”三字是什么意思?
梵语“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翻译为大道心众生,后来简称为菩提萨埵。菩提为觉,萨埵为有情,是说虽能自觉而尚属于有情,或是说既能自觉而又能觉悟一切有情的意思。由这四个字再简略称之,则为菩萨。
8月03日 15:04
毗尼、尸罗、波罗提木叉,戒的三个名称分别有什么含义?
大家研究佛法,留心于戒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梵文在表述戒律时似乎并不止一种名称——当我们说律藏时用的是“毗尼(新译作毗奈耶)”,三藏分别是修多罗藏(经藏)、毗尼藏(律藏)、阿毗昙藏(论藏);当我们说六度中的持戒时用的是“尸罗”
8月01日 16:46
菩萨为什么手拿念珠?
缘起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佛教在祈祷、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
7月30日 09:00
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我们在逛寺院的时候,你会发现佛菩萨精美的造像,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他们温雅的神态、端庄的面庞让人感觉心生欢喜,如沐春风。
7月29日 09:00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
下页
尾页
共
30
页
热门视频
佛陀传04
佛陀传03
佛陀传02
佛陀传01
“首届中国禅棋大会”少林寺现场视频
雪窦山“六月六晒经会”圆满
专题
更多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五月十三 伽蓝菩萨圣诞
佛教故事
更多
1
痛苦对我们的帮助
2
不认识痛苦才可怕——《洞见宇宙的奥秘》
3
什么是安忍般若?——《洞见宇宙的奥秘》
4
如何获得喜乐?——《洞见宇宙的奥秘》
5
用火提高免疫力的窍诀——《洞见宇宙的奥秘》
6
你有笑容可以布施——《洞见宇宙的奥秘》
7
大人比小孩聪明吗?——《洞见宇宙的奥秘》
8
用无常解决痛苦——《洞见宇宙的奥秘》
9
大施为利众生抒海取珠
10
思维无常有助于解脱——《洞见宇宙的奥秘》
各地寺院
更多
【狮峰寺】
【佛光寺】
【雪窦寺】
【径山寺】
【灵岩山馆娃宫】
【天池禅寺】
【云岩寺】
【栖圣寺】
【万福寺】
【灵隐寺】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国清讲寺】
【华峰寺】
【寒山寺】
【资圣禅寺】
精彩推荐
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研讨会举行 李干杰出席并讲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一)
密宗是否吸收了许多婆罗门教的内容和形式?
痛苦对我们的帮助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
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
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
@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