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吴言生:汉传佛教祖庭宗派思想精髓与现代意义

相互成就

华严的圆融思想,导引了修行的方向:既然万法是圆融一体的,彼此之间就要相互成就、相互补台、相互帮忙,而不要相互排挤、相互拆台、相互伤害。当今世界有地区间的紧张和冲突,有国家间的争端和纠纷,有文明间的分歧与争论,有人与人间的对立和分化,有人与自然的紧张与冲突等等。圆融和谐的华严思想,在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方面的问题时,均有重要的意义。我的恩师净慧长老曾经说过,“一朵花的美丽,需要整个宇宙的生命来成就”。每个人的生命如此美丽,都是父母、众生、国土、三宝等恩深似海、众缘和合的结果,因此对此要分外感恩报恩。每一个众生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互相关联、彼此影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因为众生本质上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每个人对于自己除外的社会其他成员,对于世间芸芸众生,都抱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在走路时、大小便时、洗脸时、吃饭时、吃饭后,无不与众生息息相通,无不在为众生祈求幸福:“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辨,具诸佛法”,“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五、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以参禅悟道为宗,故称禅宗。由于禅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又叫“佛心宗”。禅宗的中国传承是: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影响极大,中国著名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中国佛教八宗中,禅宗是佛法的重心。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走向了禅净合一的局面。

禅宗的祖庭是开封少林寺。禅宗的思想精髓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直指人心

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之所以是凡夫,不能成佛,是因为人的佛性被种种欲望遮蔽,生起了种种执着。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时说:“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隐含着禅宗思想体系的四个层面,也就是“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简而言之就是“本心、迷失、放下、回家”。人心是佛魔同体,凡圣同居,成佛也由它,成魔也由它。直指人心,就是直指人的本心本性,直指觉悟的佛心。《坛经》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觉即是佛。”“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了解了清净本心,就不会心外求法、盲修瞎炼,就可以开悟成佛。修行一定要先见到清净的本心。这对现代人摆脱物欲羁缚,善用其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见性成佛

禅宗的见性,是断除了种种烦恼,证悟到自己的本性和佛一样,叫做见性成佛。《坛经》将见性成佛的意蕴阐发得尤为充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清净,随缘不变,在污不染;自性不生不灭,生生灭灭是幻象,不生不灭是实相;自性本自具足,不假外求;自性本无动摇,凡夫前念灭后念生妄念纷飞,真心自性则如如不动;自性能生万法,四圣凡六十法界,全部皆由自性生。见到本心本性,对现代人来说,是苦海的慈航,指路的明灯。没有见到真如佛性,就会被无明业力牵引,造作种种诸业,迷己逐物,逐物迷己。见到了自性,就能脱枷解锁,觉悟成佛,就能转化束缚的生命为解脱的生命,转化执着的生命为自在的生命,转化轮回的生命为涅槃的生命,转化此岸的生命为彼岸的生命。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