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关于菩萨事业者。法舫阐述了做菩萨事业者应守戒律。“ 菩萨之行,有程序,有浅深,随类教化,随分修养,既在人间应作人间之菩萨事业,此圣言量者,如《瑜伽菩萨戒本》,此戒本为弥勒菩萨所说。其所教诫者,皆为人间佛教之菩萨事业,亦即人间佛教之菩萨之正命生活,凡发菩萨心而欲于人间行菩萨道求证其究竟圆满之无上菩提者,此瑜伽戒本,是其指南矣。而亦为其菩萨慧命之规律也。处今之世,出家在家,不少大心凡夫发无上菩提心,其所行所为,欲救人救世,或作政治运动,或作宗教运动,求其不违佛法,而能增长德慧;不违世法而能教导众生救济众生者,应本此戒本以持身处世也。其文应自寻究,兹不具引”[ 《法舫文集》四卷126页《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四) 建立人间佛教之遗嘱
释尊在生,享年八十岁,计三十岁前,是其修学时代,三十以后,则专门作其人间之教化,法舫说:释尊“实乃一大觉悟之社会运动者,奔走印度数十国间,历时五十余年,说法度人,何止千万?其所说法,出其亲口者,又何止千百种?吾观释尊全部历史,精神所在,从初说三皈五戒度商人始,迄晚年临去世止,盖未有一时不谆谆于人间之教导也。释尊临入涅槃时,尚对阿难说人间佛教四事,以留遗嘱,其哀悯人间之痛苦与慈悲心之深切,亦如火之热水之深也。”[ 《法舫文集》四卷126页《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法舫在引《佛说阿难四事经》全文后说:“经中第一事,执政者与人民,有仁慈之心,不害生命,其福德,等于侍佛。第二事执政者与人民,救济灾难,如供养佛。第三事执政者与人民止杀业,以弥灾患,济穷苦,以修慈心,亦如侍佛。第四事执政者与人民恭敬供事有智德者,亦如供佛。世之大慈善家,大政治家,大宗教家,以及一切发心学佛之菩萨,依佛嘱行,则救人济世之目的立达,修福求乐之心愿当遂,曷速起而奉行之?!”[ 《法舫文集》四卷131页《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