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召全世界佛教徒作有力的世界和平运动。针对当时世界的危险情势,法舫认为救济的方法,唯有佛教,而佛教的精神,完全依托在教徒身上。佛教的精神,能不能实施起来去救人救世,完全是要看佛教徒的精神表现和他的善巧方便了。今日的佛教徒在世界上已竟开始他们的新运动了,这在近十数年间已有表现。而在最近的三五年来,更有进步,如太虚大师之赴欧美弘法,和欧美佛教徒的来华留学或出家,又如最近太平洋佛教青年会和日内瓦的世界佛教大会,都是佛教救世的新运动。他说,我们很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团结起来,成立“世界佛教和平运动会”,或“世界佛教非战会”,“实行宣传佛教救世主义,向世界各国政府说明非战的理由和战争的可怕,并条陈用佛教来解决世界纠纷的原理和办法。我相信全世界佛教徒作这种运动,不能会劳而无功吧!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各个份子或各个团体,都发起救世的大悲心,肩荷救世的大责任,努力的宣传佛教,作有力的世界和平运动”。[《法舫文集》卷五137页《佛教的新运动与今后世界和平》]
4、以人类再教育实现世界和平。1948年9月11日由长沙新闻记者公会发起,请法舫法师在湖南广播电台播讲“人类再教育与世界和平”,为湘省和尚播音之第一人。法舫播讲中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以及当前世界的格局和形势。他说:“世界上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他的历史背景和因缘的。这种因的存在和继续增上,自然会发生其后来的结果。这种因果,在科学上叫做因果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战争或和平,却有其本身的因子,既造其因则必有其果。这种因果相生的力量,上帝不可止,佛与圣人也不可转。所以,我们欲想不遭受某种结果,就得不创造某种因。战争是痛苦,是结果。战争的因是罪恶,是恶行为;和平是快乐,是结果,和平的因是道德,是善行为。过去的战争既有其因,那么,今后转战争为和平,就必须先从因地上转,从根本改造,停止战争的行为(因)创造和平的行为。这种转变,就是改造,也叫‘再教育’”。最后法舫用人间佛教的理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转战争为和平的人类再教育,一是实行大公无我的政治教育,二是实行布施,合理分配物质的经济教育,三是实行利他自利,平等慈悲的道德教育。[《觉有情》1948年第九卷第十一期 ]
(三)建设世界大同之人间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