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资讯报道 > 人物聚焦 > 正文

梁建楼:法舫的人间佛教观

5、人间佛教教团之四大会议与圣典成立。释尊涅槃后,佛弟子有四次会议结集圣典。“第一次编辑为大迦叶等五百人,于佛灭后不久,在释尊说法中心地摩揭陀国王舍城毕波罗窟(七叶窟)之内举行,以大迦叶为上座,由优婆离阿难等助之,而诵昙摩(法)与毗奈耶(律),其时国王阿世王极表赞助,供其所需也。传此第一次所诵出者为四阿含等,按此编辑为根本圣典之历史,至二藏三藏四藏等之异,诵出人物之别,可稽诸史也。迨佛灭百馀

年有第二次编辑,法众七百,名曰七百集法。地在毗舍离国,又名毗舍离结集,相传此次编辑与第一次编辑及后第三第四次编辑不同。考此次之编辑,并未诵出若干种经律,乃为当时教团僧众十种非法事之裁定,即对于教团规律之改定之会议也,主持运动者为耶舍尊者。明白言之,盖此次集会,所谓由耶舍目睹徒众非法行为,乃集四方主要之长老,而作革命运动也。裁定匡正十条戒律之异说,故此会殆为一改革教团制度。整理统一徒众为之会议也。虽然,教团之分裂,实基于此。第三波叱厘子城结集者,因阿育王平等保护宗教,婆罗门与佛弟子常杂处纷争不止,故编集圣典,而集会义,以救其弊,以分其界限,或说为淘汰凡圣之集会也。会议之众,合千大德比丘以目犍连帝须为上座,各提出各宗要义,遮他立论,以成一书,即《论事论》。按此次所谓结集者,乃一澄清法众之会议也。第四次会议在迦湿弥罗由协尊者领导,五百人之集议,编释毗婆沙事,虽有部专门之编辑,范围不广,而因依迦腻色迦王之命,在国王保护之下,其势亦颇大也。按此次集会,可曰佛教教理研究会(研究口智论)其二百卷之大婆沙,即研究会之成绩也。虽然,此教团分裂后之事也。总以上

之四大集会,可寻佛陀灭后,人间佛教之开展与变化。”[ 《法舫文集》四卷67-68页《人间佛教史观》]

(三)中古之人间佛教

何谓中古之人间佛教。“自马鸣至中国隋唐之大乘时期之人间佛教,可曰中古时代之人间佛教。” [ 《法舫文集》四卷79页《人间佛教史观》]法舫说;“佛灭后七百年顷,印度崇行大乘,为人间佛教,佛灭后第二期之运动,由出世而返归入世者也。印度佛教至马鸣而唱大乘,迄龙树、无著、世亲等而极盛,其主教之士,皆为依小乘而出家者。大乘佛教在教法上思想上,应为全系佛法之进步,即其教团之组织与教化人间之方法,亦大有转变也。”[ 《法舫文集》四卷71页《人间佛教史观》]

(责任编辑:)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