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在建立人间佛教之程序中法舫设为七种类型,即关于人类个已之修养者,关于人类家庭之生活者,关于人类社会之生活者,关于人类国家之政治者,关于人类世界和平者,关于出家者之生活,关于菩萨之事业。此七种施设,依释迦牟尼世尊之遗教(圣言量)而述说之。
1、关于人类个已之修养者。“拔身一毛,则全躯感知;吹口空气,则太空现浪”。法舫说:“个人之善恶,直接能影响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之安宁。故欲家庭之康泰,国家社会之安乐,世界之和平,宜先重个人之修养,除其恶而行其善”。他还引《善生经》之关于个人修养者,有善恶两种观察。最后说:“欲养成良善之人格而为趣求菩提之资量,于此善恶各方之作业,则不能不善为观察。由观察而慎思,由慎思而明辨,由明辨而行之也。人若不行四结,不作四恶,是为内心上之修养。若以四亲而利人,不为虚伪欺骗之事,以进其德,是为行为上之修养。若具大善根者,更进而归依三宝,勤持五戒十善戒等;若发大心者,当更求菩萨净戒多闻熏习渐次修学佛陀无上人格,其以斯为基乎!”[ 《法舫文集》四卷93页《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2、关于人类家庭之生活者。对于家庭制度,中国向重伦常大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随顺等。光前裕后,齐家养以礼。佛教于家庭之教化,亦颇慎重,佛常说为一种互助政策。法舫引《善生经》: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父母复以五事敬视其子;夫之敬妻有五事,妻亦复以五事恭敬于夫;夫为人者以五事亲近亲族;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最后他还引《华严经·净行品》释尊之遗教来建立人间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