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真如与无明

南京栖霞古寺 2023-07-17 00:22:00

“真如”,梵文意译,其意义是真正如实的、常住不变的存在,一切事物的真实性质、真实相状。佛教各派一般用以指无生灭、无变化的永恒真理、最高原理、世界本体。《大乘起信论》把所谓先天具有全部佛教功德而又永恒不变的真心当做真如,认为是宇宙一切现象的本原、本体,也是众生得以成佛的主体、依据。宇宙一切属于真如,真如统摄一切。

《大乘起信论》分真如为“离言真如”和“依言真如”两种。所谓“离言真如”,是说远离妄念,没有各种相状,没有一切差别,无言可说,无名可附,即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的。离言真如是真如的本来面目、本来状态。所谓“依言真如”,是说真如虽不可说,不可念,但为了向人们解释真如究竟是什么,使人们产生信解,勉强用名言来诠显其性质,称为“依言真如”。依言真如又有两种意义:一是“如实空”。这是指真如的空性——清净本然的空,也就是真实的真如自体。真如没有虚妄分别的心念,因此也没有虚妄的境界。一切妄念、妄境都空无,从而显示出真如自体的真实。二是“如实不空”,真如自体清净本然,具足无量无边清净本然的功德,所以说如实不空。真如如实不空,就是含藏清净功德,由此又称“如来藏”。如来藏,“藏”是胎藏的意思,有如矿中的金,有其真实的原有含藏。众生具有无量功德,众生本来具有清净的如来法身,为如来藏。实际上也就是指的佛性,即成佛的根据。《大乘起信论》对真如的自体即如来藏作了如下的描绘:“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名为如来藏。”这是说,真如的根本特征是“自性满足一切功德”,即不由修行而有一切善德。真如的具体特性共有六条,即真如所具有的一切善德展现为六个方面:(1)具有伟大的智慧之德和伟大的光明之相;(2)普遍地广照一切地方;(3)没有妄知,也没有分别识,而有智慧的真实识知;(4)脱离一切染污,没有无明,没有烦恼,自性清净;(5)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即永恒常在,充满欢乐,身具一切佛法,断除一切烦恼;(6)没有妄惑的热恼,没有果报的生灭,清凉不变,圆满自在。

由此看来,《大乘起信论》所讲的真如是完满具有佛教一切功德的实体,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真如作为佛教道德、智慧的集中体现,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真如不是神灵,不是造物主,不是一般意义的绝对精神,而是一切众生普遍具有的道德与智慧相结合的精神性实体,是独具特色的神秘实体。前面讲到,真如湛然不变同时又随各种因缘条件而生起一切现象。随缘也有两种意义:一是“违自顺他”,即隐藏真如自体,显现出种种虚妄现象;二是“违他顺自”,和违自顺他的意义相反,对治虚妄现象,显现真如自身的一切功德。《大乘起信论》强调,违自顺他,生起一切染污现象,就是无明的作用。无明就是妄念,是于不生不灭平等无差别的真如,起生灭差别的妄见,成为不变真如生起现象的缘,即生起一切现象尤其是染污现象的根源。一切现象无非是妄念、妄见的产物。

文章选自《佛教哲学》方立天著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