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佛陀成道时,为什么没有师父现前为祂说法?

中华网佛学综合 2025-01-06 10:06:15

释迦佛陀有没有师父?

01.乘五百大愿而来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去鹿野苑时,在路上遇到一位苦行者。他问佛陀:“我看你非常舒服,身上有光,徐步安详,不知道你的师父是谁啊?”


虽然佛陀这一生示现在成道前拜过两位师父,得到过空无边处定和识无边处定,但佛陀关于菩提分的,是无师智、自然智,并没有外在的师父来教授。


这时候,苦行者就摇头:“你的修行是挺好的,但是没师父的话就不行。”所以,这个人多次跟佛陀错过,他虽然内心很佩服佛陀,却因为佛陀没有师父而不愿拜佛陀为师。再加上他自己也有一些道行,有一点声望,有弟子追随,这些傲慢也障碍着他。


释迦佛陀到底有没有师父?实际上,佛陀生生世世都是有师父的。经典记载,佛陀往昔每一世都有师父,祂是如何发起菩提心的,如何发起五百大愿的,甚至被授记成佛,也都有师父。


佛陀来到人间示现成佛,是久劫积累,是乘五百大愿而来,乘圆满的波罗蜜而来的。祂的功德业力就是祂的师父,生生世世无量无边善知识的加持,就是祂此生成就的一个直接的因。



为什么没有师父现前为祂讲法?

02.成道那一刻是无对待的

为什么佛陀成道没有师父来现前给祂讲法呢?我们不能只看成道的那一刻,那一刻入定都不能有“我相”的。


这个“我相”又分好多种,不仅没有凡夫的我相,还不能有声闻人格的我相、缘觉人格的我相,甚至也不能有菩萨人格的我相。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能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吗?甚至说,我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所以,在祂证菩提的那一刻,一定是无对待的。


虽然这个自然智、无师智,这个自性的本觉,没有自他、你我、师徒这种二元对待,但是能够现前圆满成佛的这个果,在无数功德的因地里都是有积累者、修道者、善知识帮助的。


乃至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不仅仅有师父,祂的道友也在关注着祂、帮助着祂。佛陀游四门观众生生老病死而觉醒,这其实是祂的道友作瓶天子所示现的,最后于北门现作沙门,腾空而去。


佛陀在因地每一世的修行都是有师父的,只是现前这个果的时候是没有二元对待的。二元世界和非二元对立的世界这两种学问,只有佛法的智慧才能讲透彻。


哪怕出三界的阿罗汉,都已经有漏尽通了,但他还认为世界是由微细的微尘构成的,还会有法执,法还有安立。阿罗汉比天人不知道要高多少倍,那更何况我们世间的学问了。


所谓的“二元”和“非二元”,是非常笼统的一句话。世间哲学到这里就很高了,但如果从修行上来说,这是很含糊的。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实践,去获得宗教体验,才能一层一层地超越二元对立。



佛陀生生世世都有善知识

03.久劫积累菩提资粮

《楞严经·耳根圆通章》里,观世音菩萨讲的就是超二元对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入正定之后怎么样呢?“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和静的二元没有了。然后,“如是渐增,闻所闻尽”,闻和所闻的二元也没有了。再这样次第渐增,一直到大光明现前。


这个时候世出世间的本基、万法的本体就探到了。万法的本体没有生灭相的,这个时候才能“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祂的体性完全通我们众生、通十方诸佛。对众生来说,祂可以代表佛;在十方诸佛面前,祂也代表众生,所以“悲能拔苦,慈能予乐”。这个工作原理是非常科学的,而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


「超二元对立」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大佛顶首楞严经·耳根圆通章》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狭隘地认为佛陀没有老师,佛陀生生世世都是有老师的。只不过佛陀所证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光明是无有边际的,这里面没有对待,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所有的一切实际上都有远因,只不过我们众生看不到这个远因。佛陀自然智和无师智的成熟也要久劫积累菩提资粮,这个积累靠的就是祂生生世世的善知识。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