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浅析佛教中国化在禅宗诗偈及禅茶文化的发展

福建省佛教协会 2022-10-12 22:33:13

世尊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其典故迄今犹广为流传。这赫赫有名的灵山会上的公案,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起源。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祥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是一种“无相”,是“涅槃”的最高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护持与弘扬、创新与发展,逐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六祖“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六祖以朴质简捷、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从而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并发展成为各具特征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宗派,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的系缚,获得解脱的喜悦。

从“菩提本无树”到“春有百花秋有月”

感悟禅宗诗偈的中国化发展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不断融合,禅宗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诗偈是指佛经中的唱诵词,现在多指释家的一些隽永的诗作,从文学角度来说,应该是汉译佛经中文学性最高的一部分了。

慧能与神秀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是一段经典的公案。五祖弘忍欲传法衣,上座弟子神秀题偈于壁: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尚不识字的慧能请人代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也因这首偈得到了五祖弘忍的认可,后有六祖开宗,禅分南北。神秀与慧能的这两首偈,也是极有代表色彩的说理诗。这一时期,偈的创作重于说理,其作用是宣传佛教,虽然有诗的形,但缺少诗意。

诗偈发展的真正转折点在中唐时期。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全盛时期,也是佛教的繁荣时期,自中唐以后禅宗崛起,禅学影响更为深远,参禅修行甚至成为时人的一种风尚。唐代诗人中,对佛学有造诣者甚多,如著名诗人王维,被世人尊称为诗佛,白居易在当时也被尊称广大教化主。这一时期的诗歌,常常带有禅学的意味,传递出超然脱俗、闲情适意的情调。著名的如王维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意与禅意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这些诗人的创作,必然会对偈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与禅诗相比,这一时期的偈颂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仗工整,格律也更加精严,诗歌意蕴也更加浓厚。

唐代以后,禅僧的团体更为扩大,到了宋朝,禅僧与士大夫的联系更为紧密,偈颂的创作者不仅仅有文学修养极高的禅师和精通佛禅文化的诗人,最为突出的群体便是士大夫。著名的学禅诗人就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他们既是诗人,也是士大夫阶层在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的《宿东林寺》,也可视为一首偈诗。随着士大夫参禅队伍的空前庞大,朝廷重臣、文坛领袖们纵使政见不合,有党派之争,却不约而同地热衷禅修。一些遭受政治打击的朝臣,也在禅宗里寻找精神寄托,不仅参禅修行,还注疏了大量佛经语录。最为著名的有王安石的《维摩诘经注》、《华严经解》、《楞严经解》。禅宗在这一时期的鼎盛,也使诗偈的创作抵达顶峰。

禅宗诗偈从早期的汉译佛经阐述教义到后期的生活化世俗化的情感表达,从传播宗教到说理明志,离不开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如布袋和尚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大川禅师的“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可见其间所荡动的盎然诗意。同时,禅学修养也有助于诗歌的意境提炼,佛禅文化对诗歌的发展影响甚深。如朱熹问禅于大慧禅师后写的《天心问禅》:“年来更惑青苔路,欲叩天心日不撑。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漱流枕石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在不断的融合中相互滋润,相互辉映,获得无尽的文化生机与发展活力。

从“农禅并重”到“禅茶一味”

禅茶文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天宝年间,南岳怀让禅师的入室弟子马祖道一在福建建阳佛迹岭建庵弘法,三年后转至江西境内弘法建寺,广收学子徒嗣,并根据禅宗旧学进行整合创新,创建了“平常心是道”为宗旨新学禅法。他的禅法将参禅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并以这三种修行阶段将禅学实践化。通过这一改革,顿悟禅法的影响力才逐渐扩大,马祖道一的影响力也随之增长,可与同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慧能大师晚期弟子无际大师相媲美。此后,马祖道一禅师建立寺院,专供禅宗僧人群居静修,以农禅并重方式实现僧众自养,最重要的是方便僧众聚集共修,探讨佛法,自觉觉他,弘扬佛法。马祖道一创立的丛林制度,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获得了无限生机。从道信提出“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到马祖门下百丈怀海号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事实上已经将禅众的劳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丛林制度由此走向规范,形成规模,僧众行止有序,寺院道风井然。

禅宗寺院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农禅文化。因茶有“三德”,有利于僧人的修行生活,许多山中寺院种植茶叶,寺院饮茶之风也随之盛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茶文化。

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的高僧大德中,有两位以茶参禅的禅师,即北方的赵州古佛(778-897)和南方的扣冰古佛(844-928)。在那个信息传递技术极不发达的年代,身居南北、遥隔关山的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悟出了“茶禅一味”之道,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垂范禅林。两位禅师把精深奥妙的佛法禅理提炼成一杯茶,把从容、超越的生命境界融注为一杯茶,供后世慢慢品饮,也使得不产茶的赵州和盛产茶的武夷同样因禅茶而闻名天下。

据史料记载,唐贞元年间即有邑僧在天心岩下筑草为庵,植茶养生。公元928年,闽王把扣冰古佛延请到福州,拜以国师。“闽王躬迎入城,馆於府沼之水亭。方啜茶,提起茶橐子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师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见于《五灯会元》的这段记载,说的是闽王招待古佛时,古佛提起茶橐子问闽王说:“大王会茶道吗?”,闽王说:“不会”。古佛说:“人王和法王真是生活在不同的境界啊。”当时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在古佛眼里,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饮品,而是衡量一个人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的尺度。“人王法王,各自照了。”这恬淡的言语,也是古佛“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的自性流露。极度崇佛的闽王对国师言听计从,从此倡导“吃茶”之道以净化人心。

宋代,大慧禅师的真传弟子道谦禅师把“茶禅一味”的精神带回文化圣地武夷山,与本土的“三教”文化、朱子理学、武夷茶文化相交融,渐渐形成了中国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夷茶道。道谦禅师回到老家武夷山五夫里后,主持乡里的开善寺。青年时代的朱熹一味追求开悟,当他得知“开悟之说,不出于禅”后,便追随道谦禅师在密庵、开善寺、天心庵(今天心永乐禅寺)“焚香沦茗、寄斋食粥学禅”,持续一年多时间。绍兴二十年(1155年)五月,朱熹在天心庵问禅于来访的大慧宗杲禅师,大慧禅师以茶为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天心问禅,一朝启悟,朱熹日后创立融儒、释、道之大成的朱子理学体系,其灵感之源即由此激发。

明末清初,当时住持天心永乐禅寺的超位禅师、住持天成禅院的超煌禅师、先后住持莫庵和天心永乐禅寺的铁华上人、驻锡梧桐窠的僧衍操都是漳州人;驻锡青狮岩的兴觉和尚是晋江人;驻锡天心永乐禅寺的释超全是厦门人。其时,武夷山中的每个寺院几乎都有闽南僧人常住。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一代茶僧释超全在天心永乐禅寺常住时,写下了《武夷茶歌》、《安溪茶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后世研究茶叶的珍贵史料。在闽南籍僧人的传播和推动下,乌龙茶制作工艺很快传到闽南和潮汕,直接促进了安溪茶和潮汕工夫茶的兴起。

从“茶之三德”、“茶之六度”到“生活禅”

对出家人而言,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饮茶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院,几乎出现了无寺不种茶,无僧不喝茶的嗜茶风尚。许多寺院不仅重视茶叶,而且也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因为在古代,寺院最有条件研究茶叶与提高茶叶品质。那时的寺院都有一定的田产,僧人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探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吟诗作文宣传茶叶文化,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招待施主、品尝香茶、辩论佛理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寺院还专设“茶头”,负责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用以供佛、待客、自奉。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如今许多寺院开设了与茶文化紧密相连的禅修班,通过“禅茶一味”的一系列禅修活动,让佛法更加贴近生活。一杯茶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体悟它的前世今生。我们又可以把茶的制作理解为六度,“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这六度即是六波罗蜜,是佛教的智慧法。经常会有人问,禅茶是什么?禅茶就是一种修行方式。不只是泡好一泡茶,而是要行禅茶六度智慧,在社会中做好自己。通过禅坐、行茶、制茶、品茶来感悟生命,正是行禅茶禅修之精义所在,也契合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时代要求。

天心永乐禅寺作为大红袍祖庭、功夫茶发源地、乌龙茶发祥地、台湾冻顶乌龙茶的故乡,近年来大力推进与弘扬禅茶文化,多次举办国际禅茶文化节。2006年,武夷山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以来,天心永乐禅寺举办了十届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2009年的禅茶文化节,中国佛教协会一诚大和尚、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道长、中国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应邀亲临,“三教泰斗,武夷论茶”,演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盛会。我们还先后组织了海峡两岸高僧大德祭茶祈福大典,共同祈祷两岸和平统一,国泰民安。如今,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积极开展禅茶文化交流。佛家的和气,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茶家的雅气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拉动并促进了海峡两岸乃至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展示了禅茶文化经久不衰的旺盛生机。

《华严经》云:“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最初的信念,是本意,也是本味,是体悟“苦、集、灭、道”的世间万物的“本源之味”。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要从“拈花微笑”的初心出发,深入领悟“禅茶一味”的妙境,不断从一杯茶中获取智慧,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推进佛教中国化奉献力量。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