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华严经学与净土信仰

南京栖霞古寺 2023-01-03 09:07:34

净土信仰是宋代佛教的一大特色,净土修行不仅渗透到各个宗派,也普及到社会各界,获得了上自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广泛支持。

省常的净土思想是净土信仰和华严信仰的结合体。他依据《华严经·净行品》之经义,结“净行社”,引众求生西方净土。宋太宗淳化年中(990~994),省常仿效东晋慧远庐山莲社故事,在西湖边刻无量寿佛像,联络僧俗结莲社。

不久,他看到《华严经·净行品》为“感圣之宗要”,即将莲社改名为“净行社”,其时参加净行社的僧人千余名,士大夫123人,以王旦为社首。此后,净行社规模扩大,影响南北各地。

在《大宋杭州西湖昭庆寺结社碑铭并序》中,对省常倡导的净土信仰的具体内容有详细的记述。谓省常先“刺血为墨,书写真经(即《华严经·净行品》)”,然后将书写成的“净行品”印1000册,分发僧俗。又以梅檀香造毗卢像,结八十僧同为一社。等到“经像成”,即对经和像发愿:

我与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已,生安养国,顿入法界,……若身若土,如阿弥陀。

在省常的华严结社之前,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崇奉《华严经》并依此修行的结社。根据白居易撰写的《华严经社石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杭州龙兴寺僧南操欢喜发愿“劝十万人转华严经一部”。并且“每岁四季月其众大聚会,于是摄之以社,斋之以斋”。每斋,南操捧香胡跪,启于佛曰:

愿我来世,生华藏世界大香水海上,宝莲金轮中,毗卢遮那如来前,与十万人俱。

省常的“净行社”与南操的“华严经社”都属于华严系统的结社,只是省常的净行社持西方净土信仰,而南操的华严经社则祈愿往生华藏世界。

义和撰《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倡导华严净土信仰,是华严学僧对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净土信仰的回应。在诸多传录和论赞中,均没有记录华严圆融念佛法门,而《华严经》中并不是没有念佛法门。《无尽灯·序》就是要汇集其中的念佛法门,以阐述与西方净土说不相同的“华严圆融念佛法门”。义和分别从《华严经》和华严诸祖著作中寻找念佛法门,他指出:

善财证入法界,参诸知识,最初吉祥云比丘,教以无碍智慧念佛法门;又解脱长者,教以唯心念佛门;又普遍吉净光夜神,教以德相念佛门。其后华严诸祖虑念佛者莫得其要,于善知识解脱门中复说诸门。

义和强调,华严的圆融念佛法门比其他任何念佛法门都优越。他在《无尽灯·序》中说:

意使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彼此该收,尘尘悉包遍法界,无碍圆融;徜得其门,则等诸佛于一刻;不得其门,则徒修因于旷野。

也就是说,圆融念佛法门的实质就是诸佛与众生不二,极乐与现实世界等同,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若能领悟了这种圆融念佛法门,则与诸佛等同;而相反则缘木求鱼,徒劳无益。然则,面对僧俗各界普遍接受西方净土信仰的形势,义和在倡导华严净土时感叹:

虽然诸佛拔苦救乐之心一也,不思议力一也,唯西方弥陀世尊,接引娑婆众生愿力偏重,即本师故。是以流通经中,普贤行愿独指弥陀,极为至切。

义和也不得不承认,华严圆融念佛法门之难行,求生西方念佛法门之易行。由于弥陀世尊偏重愿力,在《华严经》之“流通分”中,普贤菩萨亦为众生独指弥陀,令彼等往生西方极乐,而不为根浅众生说华严圆融念佛法门。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