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二)

中华网佛学综合 2025-04-29 09:41:43

原文:《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书》就是《尚书》。天意难测呀,命也是很难琢磨的。惟命不于常,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的人生境遇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腰缠万贯,突然破败了;有的人很困顿,一下发达了;有的人一直看着很健康,突然走了;有的人一直都很顺,突然很不顺了……这就是天难谌,命靡常惟命不于常。这些不可琢磨的东西怎么办?掌握命理,你就知道怎么办了,你就心无挂碍了。

所以袁了凡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袁了凡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认为袁了凡从16岁到69岁,中间53年的时间,袁了凡拿一生印证祸福自己求,就是圣贤之言。所以你会发现孔子、孟子、王阳明、老子、庄子、悉达多、六祖,全告诉你福自己求啊。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命是不能改的,或者说命不存在等等……这些就是世俗之论。这是袁了凡改命啊。

 

原文:汝之命,未知若何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汝之命,未知若何你的命不知道怎么样?袁了凡快70了,这一生差不多了,命已经差不多如此了;但是儿子呀,你还小啊,你的命是如何呢?我不知道啊。

我们大家现在有的人也才二、三十岁,即使你四、五十岁了,你后面的几十年的命未知如何呀!你想让你的子子孙孙好,他的命未知若何?他一定能考上大学吗?他考上大学,他将来一定有好的工作、好的发展吗?你都不知道,考上好大学你就心安理得了吗?你不也觉得那只是好像成就了第一步,工作怎么办?找到工作了,他能干得好吗?你不是一直在操心吗?

那怎么办?如果你懂得命理,你不就不操心了吗!你就自己开始去行善积德,改过、积善,你也会教孩子改过、积善,从小孩子“蒙以养正,圣功也”(出自《周易》)。

袁了凡告诉儿子袁天启,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总之,这几个就是“夭寿不二”。荣显、落寞,你不要有分别。你不要很富足的时候,就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你要有落寞想。顺利呢,常作拂逆想,就是说你对所有的东西清净、如如不动,包括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入“不二法门”,袁了凡还是告诉儿子,你要入“不二法门”,你不要动一个妄念,你要让自己无念清净。

原文: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就是孝悌忠信、爱国爱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知行合一,你就行了。你说我怎么报父母、报国之恩?知行合一你就能报国之恩。你说我怎么造家之福?知行合一。你说我怎么济人之急?知行合一。……这些就是袁了凡告诉他儿子的“立命之学”。

 

 

原文: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袁了凡接着跟他儿子讲,每天都要知非,每天都要改过,这不就是你每天都要格物致知,你每天都要觉察、觉照、警觉,“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出自《传习录》)”嘛。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你无步可进,就是良知不光明嘛!你不断的致良知、不断的致良知,就是我们说的提纯。良知光明是纯金,你现在是50%金的纯度,那你还有50%的杂质,怎么办呢?提纯。51%、52%、53%……一点点的提纯、不断的提纯、不断的进步,让良知越来越光明,这样你就改命了。

原文: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这跟王阳明说的多像,“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出自《传习录》)”。聪明俊秀不少,这个人很机灵、也能言善辩、一点都不笨,可能学习也不错,但是德不修、业不广。厚德才能载物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不都讲的是改过、积德嘛,这都是在经典当中讲的嘛。

所以不修德,你业就不广,你的人生就不会好,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为不懂嘛,寻着以前的习气、寻着以前的模式。如果袁了凡不改命,他就不会去变一种生活方式,他还是以前的生活方式,他就不能改命。我们大家也是,如果你不去格物致知,那你还是以前的方法;你会格物致知,会知行合一了,你不是换了个方式吗?那就不再因循,所以你就不会耽阁一生

“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王阳明也说过这样的话,此学不明,我们今天讲的袁了凡,跟王阳明的学问是一个,就是“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你想做英雄汉,如果不明白这个,你会被耽误一生。

原文: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袁了凡说,云谷禅师教给我的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极高的评价,就是究竟法、了义经。其熟玩而勉行之,你要把它研究透,好好的去遵照执行,毋自旷也,不要耽阁一生

这是我们今天一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结束


往期回顾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十)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一)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