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这位刚正不阿的工部尚书曾夜宿少林寺

少林寺 2023-03-02 09:21:56

古往今来,有无数王侯将相、文人雅士到嵩山少林寺参访、拜谒,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在明代中期,有一位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的忠臣——朱衡,他曾夜宿少林寺,并写下一首《宿少林寺》的诗。

少林寺山门

首先来看看这首诗——

宿少林寺

【明】朱衡

初祖开初地,香台控碧岑。

双泉泓德水,五叶散珠林。

钟定禅关夕,山寒宝塔阴。

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

这首诗收录于《嵩书》卷十五。

明天启四年(1624)达摩大师一苇渡江像碑

再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朱衡其人。朱衡(1502—1574),字士南,江西万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保,因治理黄河水患屡建功绩。史书上称其性刚直,遇事不挠。据史记载,朱衡因性格刚直,遇事不屈服,不被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所喜欢。万历二年(1574),给事中林景旸弹劾朱衡刚愎自用,朱衡再度上奏请求退休,诏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乘驿车回乡。当年夏天,大雨毁坏了昭陵的绫恩殿,追究督工官的罪,剥夺了他的太子太保头衔。万历十二年七月四日(1584年8月9日),朱衡去世于里第,享年七十三岁。万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1585年2月24日),明神宗追赠朱衡太子太保。

综上来看,朱衡是一位刚正不阿、忠贞不二的好官、忠臣!


少林寺初祖庵

然后,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衡写的这首《宿少林寺》诗。首联中,“初祖”即指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北宋宣和七年(1125),朝廷在少林寺西北二公里的五乳峰下阜丘上建初祖庵,也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古代木结构建筑。诗人在首联中称赞达摩祖师首倡禅宗,为中国传下大乘禅法,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颔联中,“德水”即圣水,“双泉”即卓锡泉——位于二祖庵内的酸甜苦辣四口古井。尾联中,“折芦”即“一苇渡江”的传说。据传,达摩大师来中国传法,先到金陵(现在的南京),因与当时的梁武帝言谈不契,后渡长江到嵩山少林寺。渡江时,因无船只,便折一枝芦苇平铺江面,足踏芦苇浮过长江。颈联中,“禅关”即坐禅的一种境界,通过坐禅而“破三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达到禅定的境界。

少林寺僧人在初祖庵内礼祖

这首诗中,“双泉泓德水”意在赞大乘禅法的纯净空灵,“五叶散珠林”意在赞禅宗的昌盛,“一花开五叶”,后成为“五家七宗”的局势。尤其是静夜遥望一轮明月,更使人有无限的遐想。诗人首先想到的是达摩传法之心,如明月一样明净。不然,就不会离开梁武帝而折芦北渡了。“空堂一片月”这句,彰显出了禅的空灵澄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禅之境界。尾联的“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不仅仅是在说月亮是达摩“一苇渡江”的见证,更在传达出达摩所传之心法,就如同万里碧空中那一轮圆月一样,纯净、静谧、无私、皎然。


少林寺内的达摩祖师“只履西归”造像碑

概括来讲,诗人朱衡写《宿少林寺》这首诗,表面是在称颂达摩所传的大乘禅法意义殊胜,实则是在表明自己的心迹:清净素雅,与大乘禅法一般无私无我,照耀大地!

这位官至工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的诗人朱衡,果然与众不同啊!

(作者邹相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执行主编、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且听风吟》《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发表少林文化相关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