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修法师德行高洁,修行精进,唯独生性耿直,常率性而言而不加思量。
这年,已在山上出家修行满三十年的口修法师,被方丈委以重任,派往山下的寺庙担任住持。到任后,为重塑佛像金身,他特意邀请了当地八位虔诚信佛的乡绅上山商议。
应约之日,眼见时辰已过却仍有两人未到,口修和尚不禁自语道:“该来的不来。”
在座两位乡绅闻言暗忖:“莫非我们是不该来的?”遂起身告辞。
口修见状急忙挽留:“不该走的又走了。”
此言一出,又有两位乡绅心想:“如此说来,我们才是该走的。”也相继离去。
情急之下,口修脱口而出:“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余下两位乡绅听罢,亦愤然离去。
百思不得其解的口修法师只得向方丈请教。方丈叹道:“口修啊口修!唤你口修,正是要你修口德,你却口出恶言而不自知。须知一切恶果,皆由口业所造!”口修闻言,顿时羞愧难当。
不会说话的人,福气都从嘴里漏光了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多余的废话,却是导致是非烦恼的因由。
所谓正语,就是说正确的语言、真诚和善的语言,而不说虚伪粗鲁、挑拨离间的语言,人最难驾驭的是思想,而最易造业的则是语言。祸害多从言语中来,有时候我们图一时嘴快,得来的却可能是不可挽回的伤害。
古德有云:“口业难忘利日增,一因万果永相承;愚痴凡众心颠倒,酬债悔迟俱不能。”我们每说一句话,都在播撒善恶的种子:善言结善果,恶语招恶报。
因此,与人交往时,当以利益他人为要,使其得安乐、受鼓舞,启发智慧与慈悲。在利益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必将获益。
修行之人更当时时警醒:与其多言,不如多念佛号;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便是积累口德。若必须言语,则务必说利益众生的善语。须知正语不仅是修行的重要功课,更是积累福慧的殊胜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