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因请问。
这个儒生就向中峰请教了:为什么我们认为善的,是不善;我们认为恶的,是不恶呢?
原文: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刚才举的例子,你骂这个员工是有益于这个员工,你骂这个员工是有益于人,所以是善;你对这个员工不关心,对他无所谓,对他好像是很客气,其实你这么做全为自己,是为自己的前途、职务、别人对你的名誉,你是恶。所以有益于己、敬人礼人皆恶。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所以行善,如果是为了普罗大众,就是真;如果是为了一己之私,就是假。比如,你要成功、要赚钱,为自己是假善。这个产品很好,其实你根本没觉得这个产品非吃不可,之所以非让他吃,是你为了赚钱;非要让他做直销,也不是这个直销非做不可,而是你能赚钱,这全是为己,所以最后根本做不起来。
真正能把直销做起来的,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认为产品好、企业好、制度好,真的认为这个能帮助到别人,你自己是很坚定的,这样的人就能成,任何行业都是。
做餐馆,你想要赚多少钱,可能很快就倒闭了,但你真的是热爱厨艺、热爱餐饮,觉得每一道菜都很精美,每一个顾客来品尝的时候,你都是一种很享受、很欣慰,你一定门庭若市。其他事情是一样的,就看你的心。你也做餐饮,他也做餐饮;你也做直销,他也做直销,为什么有人成、有人败?不是他做的细节有多好,他的水平有多高,是他背后的发心。
所以根心者真,袭迹者假。根心,由心而发的行为。袭迹,模仿别人。做直销就是让你一直模仿别人,有人帮、有人教,天天告诉你,踩着脚印往前走,就这么跟着走。袭迹全是假,之所以袭迹,模仿别人,是希望自己成功,不是做这个很享受。
无为和有为。无为,知行合一;有为,欲行合一。《道德经》里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讲的无为,不是因为妄念、执着,而是因为良知,这叫无为而为,这是真善,否则是假善。
前面举的例子:
嘉善支立之父是真心要为陷死囚的犯人平反吗?他是真心,他一定不会趁人之危,就是他的发心,就是根心,他是真的是觉得这个囚犯可怜。你以身事之,或者塞红包,他都觉得是在侮辱他。囚犯是被冤枉的,要拯救,这叫真善。如果他觉得,有机会得到这个囚犯的老婆,这个机会不要白不要,然后去帮这个囚犯,事情他一样在做、也可能他真的把这个囚犯给释放了,这是假善。也就是将来会有报应。
屠康僖宿狱中,把无辜的囚犯找出来,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为领导的奖赏;如果他为这些,他不会密疏其事,他一定是堂而皇之的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他干的、让领导奖励,他不是。他真的觉得这些囚犯可怜,有些人是被冤枉的,所以他帮助这些被冤枉的人,这是真善。如果你模仿他:哦,原来这样就可以升官,也到监狱中住着,也让囚犯讲冤情,也秘密的给到堂官,等着堂官给个差事,你满心满意是为自己,是假善。你可能会得到机会,但这个假善是在造孽,你没有积福报,你的馀庆是没有的。这是真善和假善的区别。
冯琢庵的父亲救人,出于什么心?如果他是图回报,这个人将来要感恩我、可能会给我好处,是假善。他觉得这个人必须救,命都丢了半条了,救完之后这个人走了,从此不相识都无所谓,这是真善。
谢都事全活万人,是真善。他做的事情,真的不想让一个无辜者丢掉性命,这是真心实意的重视每一个生命,这是真善。
鄞人杨自惩替囚犯说情、还给囚犯吃粥,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不是让囚犯感恩自己、不是让领导赏识。他只是觉得这些人可怜,他是从心而发的,这是真善。
为善而不穷理,你认为在积福报,其实在造孽。这就是,根心为真,袭迹为假;无为为真,有为为假;利人为真,利己为假;这就是真善和假善。怎么区分是真善、假善呢?知行合一。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是知行合一的,一定是真善;如果不是知行合一,你在造孽。
积善之方,讲到了何谓真假。改过,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核心是心上改。如果你不从心上改,效果不大。积善,也是事上和心上。做善事,是从事上来做善事、还是从心上做善事?同样的,你的善行只是事,效果不大;善行从心,这个效果就是改天换地。真假,真善和假善,真善和假善其实就是一个心,也就是书里讲的,利他就是真,利己就是假;跟心就是真,袭迹就是假;无为就是真,有为就是假。假善,不但不能给你积福报,还会让你造孽。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