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陈清香: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

来源: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2-10 10:53:56

文章信息

作者:陈清香

收录于:《观音研究文集汇编》上册,第122—134页。 

内容简介

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对中国的社会风尚、学术思想、文艺创作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艺术方面的启发与贡献更是影响深远。佛像是历代佛教艺术题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观音菩萨是佛像外形塑造中最为丰富的,也以千手观音像最为繁复、独特。本文以千手观音像为例探讨图像外形的特征、含义,以及在中国流传的情况,从而了解佛教与中国艺术的深厚关系。

多首多臂的菩萨仪轨和修持法门,最早在北周时代天竺高僧耶舍崛多来华译出《十一面观音神咒经》时,经中的多臂之相便已流传中原。闍那崛多后曾应邀入四川,任益州僧主,千手观音造像仪轨,有可能在当时已入蜀,因在四川乐至清凉山有一千手观音造像,造型较为特殊,相邻的一佛龛具有北周风格,或许此一千手观音同属北周时期的造像,如是,则将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千手观音像。

文中根据《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序》叙述初唐之际,千手观音菩萨信仰的经咒仪轨初步流传的大要。之后也有梵僧屡次携此像仪轨等入京流传,但直至盛唐才将观音菩萨图塑为具象,以作修法的依据。若依密教经典所描绘的千手观音菩萨形像归纳有:十一面十二壁臂、一面千臂、二十七面千臂、五百面千臂等不同的造形。

千手观音菩萨造像自唐代开创以来,已历一千余年。最造立千手像,原是为了修持密教法门,但随着时代的改变,造像的目的也就逐渐多元化,或为追荐先人,或为宣传国威。在不是密宗传法的道场,也处处可见到那庄严而华面的千手大悲像,他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也是千年以来中国人审美和信仰的表征。

本文列举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千手观音菩萨造像遗例,探讨千手观音图像外形的特征、含义,以及在中国流传的情况,从而了解佛教与中国艺术的深厚关系;为研究千手观音菩萨信仰、佛教艺术等课题提供很好的一篇范文。 

作者简介

陈清香,中国文化大学专任教授。

文图 | 文馨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