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
文章信息
作者:释厚重
内容简介
在所有女神信仰中,观音与妈祖的角色、神性最为重叠且多变,考其教化发生的目的也殊途同归,由此验证中、印之造神目的皆是随人性之所需。然因时空之不同,观音与妈祖信仰的源起、演变、义理等发展历程皆有其差异性。文章从观音与妈祖的德行、显圣与神性依序分析,比较其二者信仰之异同。全文共分四部分:
首先,信仰形成:对观音及妈祖的信仰溯源、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及思想体系等作探讨,作者认为:(一)二者的起源皆是由海上的“守护神”信仰而来,所救助的对象皆是苦难众生,且平等救护;(二)二者的身世皆非凡身,妈祖是“北斗七星”、“玄妙玉女”下凡拯救苍生,观音乃古佛再来示菩萨身度化众生;(三)二者同属糅合三教思想之神。
第二,就二者的德行表现分析。文章就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孝道思想。二者皆是具有传统孝道思想的典型孝女,但是观音表现的是出世间的孝道,而妈祖则是儒家之孝。(二)誓愿广大。二女神成道前的愿力皆以解救人间疾苦为目的,因此,其各自修行皆具有积极性作用。(三)就女权层面而言,二者皆以女性形象示现,发挥了对女性的同情,在男尊女卑不平等待遇的时代中,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播下了日后民主思想的种子。
第三,比较二者的显化事迹。(一)化身比较。二者同具有化身救人、随境运机的能力,其形象皆慈祥、秀丽、端庄、雅致,但观音形象主要依经典、传说而造,妈祖形象依帝王封号、传说加以塑造。(二)随类度生做比。二者同具闻声救苦、随类度化的特色,但是他们度化对象略有差异。观音的救护范围较广,不仅可以救护人间,还能上天入地救苦度化,更可接引有情至极乐净土,而妈祖此方面较弱,少有记述。(三)道场做比。就地理人文,同是环海岛屿,风景殊胜的世界级灵验道场。但是妈祖的湄洲岛是其出生地,而普陀山则是佛教经典的观音寓所。
最后,比较二者神性之同异。二者皆有慈悲之神、海洋之神、送子之神的功能,但其救度观音则以神通、法力救度众生,且能接引众生往生,又称为净土之神;妈祖当年以民女之身行救度之事以巫术为主,故被称为女巫之神。
总之,对观音、妈祖二神系统的比较而寻找出其同异的原因,由此了知古代文化有力地制造二神信仰,以及二神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