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云栖共住规约》研究:莲池大师的管理之道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3-07-11 09:06:29

文章信息

作者:释法至

收录于:《普陀学刊》第十五辑,第85—123页。


内容简介

莲池祩宏所著的《云栖共住规约》既继承了传统丛林清规精神,又体现出明末佛教的特质与莲池大师的个人修学经验,在中国历代丛林规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作者以莲池大师的《云栖共住规约》为主要考察文本,对于莲池大师的僧团管理之道进行了研究。

作者的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对于《云栖共住规约》的创立背景进行了论述,指出元代以来,汉地丛林制定了多部清规制度,到了明末由于社会现状的变化,元代的清规已无法满足当时僧团管理的需求,因此莲池大师结合当时佛教及僧团管理现状制定了《云栖共住规约》。第二,对于云栖寺僧团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指出云栖僧团包含在云栖寺长期挂单的僧众;在云栖寺剃度、受戒、长期居住,与莲池有法缘关系的本山法眷;定期在寺内修学的客众;暂时在云栖寺挂单的外住法眷、暂到客众及十方云水僧。第三,对于《云栖共住规约》的实施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云栖规约》最大的特点即是其民主性,云栖寺采用选贤制任用寺院的管理者,由于条件过于严苛,在莲池大师之后并没有任命新的住持,而以直院为寺院管理人;直院、僧直等执事的轮值,是《敕修百丈清规》所不具备的民主化制度。僧直之职,也首次出现于 《云栖共住规约》。轮值、共议、直言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完善的次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第四,对于《云栖共住规约》中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考察,指出云栖寺针对僧众有专门的教育计划,建立了诵、学、讲、修的制度,先学习经教、戒律,再专修净土法门,根据不同的根机因材施教。第五,对于《云栖共住规约》中的奖惩制度进行了论述,指出云栖寺设置了种种奖惩制度,包括激励、奖罚、出院等,甚至还有罚钱制度,其本质是为了培养僧人的良好品行。第六,对于《云栖共住规约》中的安养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云栖寺设置了老堂、病堂,以提供老病僧人饮食、医药,同时采取照顾与警策并行的办法,令安养与办道得以兼顾,体现了莲池大师的“慈悲之道”。第七、对于《云栖共住规约》的成就与影响进行了总结,指出《云栖规约》的制定不仅对当时的云栖寺僧团管理卓有成效,开创了丛林管理的典范;同时对于后世清规的制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此后诸多寺院管理的蓝本。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