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观世音《高王经》并应化像碑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3-07-17 00:25:32

观世音《高王经》并应化像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藏沙可乐捐观音经像碑

作者:张总

高王观音信仰随着伪经《高王观世音经》的出现并在民间广泛传播。现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藏有一件唐代铭刻《高王观世音经》,碑阳面主龛刻坐佛一铺七尊像,碑阴面主龛刻观音化现众生、还有佛涅槃龛等。文章就碑刻《高王经》的内容进行研究:

一、碑中经像。碑阴上方十龛为一组,中央主龛内观音菩萨半跏趺相,左足踏莲台,束发冠,双手拿摩尼宝珠。其上方有两侧各有四小龛,所刻是观音应化诸身众生形貌,上到释迦佛、中有金刚、神王与童男玉女等;下至“牛头婆”及“铁床”上鬼魂或人非人等,可证观音化现上达佛天、下至地狱恶趣。其形态稍似观音救八难,更似地藏掌六道,但实为观音现众身。由此可见一方面体现出“三十三身观音”早期题材作品,另一方面也说明经碑受晚唐五代以来地藏六道像形态的影响较大。

二、碑铭《高王经》及题记。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此碑石刻《高王经》与其他不版本的《高王经》中的“土界”、“法戒”等部分不同字词的比较,得出其本文的来源与《除恐灾患经》有关,并考定经本形态具有较现知最早的东魏武定八年(550)碑刻本更为原初的特征,且近似于地藏菩萨护六道的观音菩萨化现诸像,体现出早期高王观音信仰的表现形态。

三、高王寺及观音窟等。河南省鹤壁市的五岩山有一东魏兴和年间以观音为主尊的石窟,主像结跏趺坐,头戴高宝冠,宝缯垂下,桃形项圈,披帛交叉于腹前。是典型的北朝面貌,两旁立胁侍双弟子像。这是在众多石窟中少有的将观音像作为主尊,且旁侍胁从,并显出了高王寺之名。由此可窥见当年此经的流传之盛况。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