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戒律的本质是什么?

南普陀寺 2023-01-12 09:26:51

戒律是佛法修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持戒是所有修行佛道的人都必须要遵守和面对的。佛在临入灭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一提到持戒,我们多半会想到有种种的戒条、戒相、开遮持犯,知道戒律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太清楚戒律的本质是什么,戒律到底是怎样起作用的?

谈到戒律的本质,以佛教的专门术语来讲叫“戒体”,即戒律的本体。在佛教大小乘教义中关于戒体的讨论,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如小乘说一切有部认为戒体是色法,是依四大而生的无见无对的实色。如大乘唯识宗认为戒体是心法,是受戒时发动的思心所,由此心所的种子相续而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又如汉传律宗是以藏识中熏习的善种子为戒体,天台宗以心性为戒体,密宗认为戒体是心法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佛教中对戒体有不同的说明和诠释角度,但大乘佛法对戒体的判定,归结到最终,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就是“心”的一种作用和功能。依月称论师的观点,戒律的本体,是一种对于损害其他众生的行为和意愿的放弃、断除的心,这个“能断”的心,是有功用而无实体的,是一种心的功能的不断延续。

戒律之所以能起到“防非止恶”的功用,是因为当我们生起要损害其他众生的意愿,乃至要付诸行动时,这个“能断”的心会促使我们放弃这些意愿和行为,而随着持戒行为和心念的长久熏习,也会使这个“能断”的力量越来越强,对于戒律的持守也就能越来越清净和微细。

任何事物,它都不能仅仅是一个概念,在概念上还有形式,也就是还要有一个形相在那里,戒的体也是如此。这个“能断”的心,在表现为具体的形相时,就是“戒的相”,是戒的表面形态。而戒相,也不仅仅是不杀生、不偷盗这些戒条的外在形式,它的本相是“无热恼”,也就是我们的能断之心,在伏断烦恼,使内心清凉柔软之后的表现,这其实才是判断持戒是否清净的根本标准,也是持戒的根本意义所在。所以,“能断之心”才是戒的根本含义,是戒的本体,是我们要清楚明了,最应该培养和守护的。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