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当中,人最难开解的,是自己的心。
——弘一法师
“想开点就没事了……”是不是常听到诸如此类“安慰”的话?
这像是一句对的废话,要是我能都想得开,哪还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所以,到底“想开”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怎么才能真正的想开呢?
我有位朋友,衣食无忧还不用工作,每次我们向他表达羡慕的时候,他都会打趣地说:“要不,我们来换换人生?”我们都说好啊。他又接着说:“那不能只要我看似悠闲的生活,要连我这一身的病痛也拿走。”这时候,我们就都不愿意了。想着他一身没完没了的病痛,还不如自己健健康康的为生活打拼。这么一想,好像自己也还不错。
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换个身份看问题”和“比较”不同,它的作用不在于增加伤害,而是让自己能够真正地“想开点”。在佛法里有一个类似的表述叫“自他相换”,并不是说真的和别人互换身体或是人生,而是在心里观想:如果我成了他……
忙碌工作一天回家,看到小朋友还没有做完作业,却还开心地玩手机的时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时候想想:如果我是他,比起枯燥的作业,当然手机更有趣好玩了。
工作上遇到关系好的同事来旁敲侧听,又拿着我的成果去领导那邀功,这种被自己人“捅刀子”的感觉太难受了。这时候想想:如果我是他,做法虽然不厚道,但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是不是我也会动摇呢?
《百业经》中云:“自造之业不能移于他,他众之业亦不成熟己,自受自己所积之业果,一切众生为业暗所遮。”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我们的生命轨迹可能会平行,可能会交错,但一定不会完全的重叠。想要真正地“想得开”,我们要试图真的去理解别人,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别人的知见,即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三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我想成他,有时候就秒懂了。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个世界穿通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而很多“高墙”其实就是内心建立起来的。比如任何标记上“我”的事物,我都会觉得是正确的、是好的、是需要我重点保护的。很多时候,我们保护的其实不是这个东西,而是它背后所牵引的“我”。
可是很讽刺的是,我们看似很爱自己,但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其实很多人对清晰的自我认知是迷茫的。我们不太看重了解真正的自己,比如我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常成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比如:作为子女的我,作为下属的我,作为妻子的我,作为丈夫的我,想要赚钱的我,想要升职加薪的我……但脱离了这种关系的枷锁后,对“我”牵绊和执着的那些东西,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弘一法师说:
“人生千千结,就有千千劫;
你的结,就是你的劫;
解开一个结,才能渡过一个劫。
人生苦短,世事繁杂,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牢笼。”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形成自己特有的三观,而不是试图用依附于“我”的那些所有的东西来牵绊自己。对于“我”的执念,是自己打造的一座牢不可破的无形牢笼,如果不想自救,那么谁都救不了你。
我们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认可,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我们被各种诱惑和欲望吸引,却忽视了内心对生命真相的渴望。学会释怀,学会放下那些约束“心”的东西,心轻了,则“想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