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华网禅语 2024-03-19 12:01:28

世俗生活太艰难、太失望了
向往寺院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我可以出家吗?
有些寺院会举办短期出家体验
这算是出家吗?
出家以后都要做些什么事?
因为世俗生活让人失望
而产生出家念头
是对“出家”最普遍的误解
出家是为了更好地修行
最终出离烦恼,解脱轮回
出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出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也要经过寺院一段时间的考察
有些人能够背诵出,每一章经文,
但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还是不能出家。
不仅想出家不容易

出家后的修行更是不易

--- 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 ---

出家 · 出的是什么家

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大不了我去出家”,似乎出家是人生困境时的一条退路。或者,有些角色情感失意后,黯然剃度出家,以此斩断情丝……打住,那毕竟只是“电视剧”!
凡要出家,先应该扪心自问,出家所为何事?适应出家否?为何要出家?出家,并非是事业或感情失意后的无奈之举,更不是借此逃避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寺院举办的“短期出家体验”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也不需要剃度,并不算是正式的出家人。
■ 出五蕴家  出烦恼家  出三界家
为什么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出家,是摆脱贪著、走向解脱的一种重要方式。落发、剃度、出家的重点,不仅在于剃发染衣外在形象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完全改变,也不仅是离开自己的小家,进入僧团这个大家,更关键的是,在内心断除执著,出五蕴的家、生死的家、轮回的家。这绝对不是一出家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自己经年累月的修行,甚至是生生世世的修行。
所以,唐朝玄奘大师在年少出家时曾发宏愿,“意欲近光遗法,远绍如来”。出家,最终目的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上弘下化,自利利他,传承并弘扬佛陀正法,令一切众生解脱轮回。
出家不是一个“结局”,选择一种清静度日的生活。相反,出家是选择一个新的开始,从此之后要用全部精力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圆满自己的心灵,然后投入永无止境的服务众生的事业。

孔雀虽有色严身   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   不如出家功德胜

---《 大 智 度 论 》---

出家 · 符合条件

■ 需要父母同意、身心健康
出家也不是想出,人人就能轻易出家的,生活在世间,就必须符合一些基本条件。第一条就是年满18周岁,并获得父母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单身证明等,同时要六根具足、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理状况正常,无传染性疾病、没有债务问题缠身、没有违犯国家法律或诉讼官司纠缠......符合这些条件后,可以通过当地佛教协会了解接受剃度出家的寺院。
■ 出家前设有考察期
即使接收剃度出家的寺院,也并非“照单全收”的。在查实来人身份来历后,会设置一到两年的考察期,在此期间的身份被称为“净人”,除了没有剃度,不穿僧衣,其他的修行和生活基本参照出家人。不仅与出家人一样要晨钟暮鼓早晚课,梵呗、诵经、坐禅都要学习,还要做一些管理殿堂香灯、扫洒庭院的事务。
僧团过的是集体生活,不仅是奔着个人修行而来的,还要担负弘扬佛法的责任,年纪太大或太小,生活自理能力太弱的人都不是很适合。考察的另一个要点是,是否有坚强的意志,能吃苦耐劳,有持戒修行的发心和毅力。最终,能够顺利剃度出家,受十方供养,得以专心修学,也是需要大福报的。

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 

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 

不恼于彼,离众杂恶,

摧诸外道,超越假名; 

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

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

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 维 摩 诘 所 说 经 》---

出家 · 并不轻松

■ 受持三坛大戒
当“净人”的身份通过了考察,正式剃度后的几年里,还将陆续受持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如果个人有意愿考取佛学院继续深造,可向寺院提出申请,凭寺院出具的证明参与佛学院的入学资格考试,通过后进入佛学院学习。佛学院的学习也是非常紧张和忙碌的,有各种考核和讲经辩论。
出家人也不只是会诵几部经、念几个咒就可以了,想要具备相当弘法能力,也要勤学五明。五明是五大类学问的意思,包括声韵学、文典学、逻辑学,甚至工艺、技术、算学、医药等等。
■ 心安道上  服务众生
不论是否能进入佛学院,还是从佛学院毕业了,出家人在寺院的修行生活也绝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整日坐在庭院或树下谈玄说禅。出家后,身住寺院,心安道上。 除了每天清晨和傍晚做早课和晚课,以及日常阅藏、坐禅等个人修行外,出家人更要发广大心,行大布施,修大忍辱,在寺院的不同“岗位”上服务众生。
有的法师要在客堂接待十方信众,登记各类法会事务、答疑解惑。有的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普通人能够接受的方式,通过组织活动、开设讲座、带领禅修等方式来传播佛法。有的长年忙碌在闷热的香积厨里,负责几十甚至几百位法师、居士、义工的斋饭,每天处理几百斤的蔬菜食物。
■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佛门中还有一句重要的训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出家人的劳动叫“出坡”。有的寺院地处郊野,自种粮食,就要出坡。有的要负责或参与寺院的修缮,需要懂得相应的建筑知识,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山林寺院,生活非常清苦,十方的供养有限、人手不足,甚至扛砖块、砸石头也得出家人亲自动手,都是极重的体力活儿。正所谓,行住坐卧、担柴送水,无不是修行。

仓 央 嘉 措

曾  虑  多  情  损  梵  行

入  山  又  恐  别  倾  城

世  间  安  得  双  全  法

不  负  如  来  不  负  卿

出家乃大丈夫所为

他们选择了一条与世人不同的路

放下世间人都要贪求的名利情感

离开亲情羁绊、舍弃世俗身份

广行六度,勤学五明

弘扬正法,利乐有情

不仅个人要以修行证果为目标

还要挑起弘法利生的担子

这条路真的不轻松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