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无春闰年清明该如何祭扫?早了解早准备

华网禅语 2024-03-26 11:24:40


摄影师丨清可

清明节,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祭扫传统节日,不论身处何方的亲人,都会在这一天不远万里归乡,来到已故亲人的墓前,添一把土,焚烧纸钱以示追思。为了便于远在他乡的人们能够充分参与,国家特设清明假期,将其与周末调休形成三天小长假。在我的家乡,乡村的老人们尤其重视清明,他们会早早筹备祭品,将扫墓视为家族中的一项庄严大事。然而,今年的清明节却显得格外特殊,一则民间俗语提到:“无春闰年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是否意味着今年清明不宜上坟呢?今年恰逢甲辰年,亦称“无春年”或“瞎年”、“寡妇年”,这里的“无春”并不是指没有春天季节,而是指农历年度内未包含“立春”节气。由于“立春”是依据阳历来定的,准确地说,它发生在太阳黄经达到315°之时,通常在每年公历的2月3日至5日。而在农历体系中,立春的日期并不固定,例如今年立春是公历2月4日,对应农历为2023年腊月二十五,而2025年的立春则在农历正月初六,因此,2024年被视为“无春年”。

摄影师丨清可

2024年是一个闰年,共366天、53周,额外的一天被加在了2月份,这就构成了一个无春闰年。古人在面对此类年份时往往心存避讳,认为由于年内缺乏象征新生的“立春”,许多重大事宜如结婚、建屋以及祭扫等活动不宜举行,否则可能引来不幸。那么,是不是真的意味着今年清明节无法进行扫墓祭祖呢?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因其正值冬去春来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天地间一片清朗明净,故又有“三月节”之称。清明的祭扫习俗源远流长,起源于寒食节的祭祖活动,《旧唐书·玄宗纪》曾记载:“寒食上墓拜扫虽无经典明确记载,然随时代变迁,久而久之形成了广泛的社会风俗。”随后,寒食与清明逐渐融为一体,清明扫墓遂成全民习俗。民间深信,若不在清明时节祭扫,则视为子孙后代未能尽孝,故无论贫富,家家户户皆会在清明时分至墓前凭吊,抒发缅怀和思念之情。

摄影师丨清可

然而,面对“无春年”之说,实际上清明节并不会因此就不能上坟扫墓。如今我们已经知晓,“无春年”仅仅是古人对天文历法认识的一种表现,当时人们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敬畏有加,希冀通过顺应天时来追求美好生活。而今,我们明白“无春年”仅仅是因为农历与阳历的天数差异导致某一年度缺失立春之日,并非意味着没有立春节气,更与吉凶祸福、婚丧嫁娶等事务无关。因此,即使今年是“无春年”,清明节依然可以正常进行扫墓活动。不过,今年清明节确实与众不同,一些老人认为当日不宜上坟扫墓,这背后体现了一种古老的讲究。鉴于今年清明节恰逢农历二月二十六,处于“紫白九星”中的五黄土星位置,按风水学说,五黄星象征着大凶之兆,此日万事不宜。所谓“紫白九星”源自洛书河图与《易经》中的九宫飞星理论,尤其是五黄廉贞星尤为人们所忌讳。当日恰逢“戊”日,民间老话讲逢戊不动土。因此,今年清明扫墓可以避开当日,选择民间所说的“前四后五”或者“前八后十”等时间段进行。

清明扫墓的民间习俗繁多且讲究细节,诸多禁忌旨在体现对先祖的崇敬和孝道。1.扫墓前须保持素净,不饮酒,以免失态;2.切勿跨越墓冢和供品,以免冒犯先灵;3.往返途中不可随意串门闲聊,以防引发不必要的纷争;4.携带祭品应为单数,食物务必要新鲜,这些都是民间所恪守的禁忌,不容丝毫马虎。尽管如此,清明祭扫的核心始终在于真诚地缅怀和追忆先人,这是我们共同秉持的孝道精神。慎终追远,祭祀不可不诚!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