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太虚大师与黄梅佛教

五祖寺 2022-09-26 07:18:44

谨以此文纪念武昌佛学院100周年校庆

太虚大师诞辰132周年

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中国佛教出现过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第一位为东晋道安大师,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第二位即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实现了佛教的大众化;第三位,就是近代的太虚大师,开启了佛教的现代化,净慧长老曾如是讲。

离我们最近的太虚大师,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他兼通内学外学、旧学新学,融会唯识中观、法性法相,在佛学和世学理论上,都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深的见解。其首倡的“人生佛教”理念,被后人发展为“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当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太虚大师又是一位致力于佛教改革的实践家。他创办佛学院,组织居士林,编辑佛学书典,出版佛教报刊,在培养僧才、团结信众、讲经办道、广弘教化等诸多方面,都可谓功德殊胜,成就卓著;特别是提出了佛教的三大革命——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为中国近代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其流泽惠及于今。

太虚大师(1889—1947),俗姓吕,本名淦森,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夏天,大师从庐山回武昌途中,曾专程来“蕲黄禅宗甲天下”的黄梅小住数日,先后赴老祖寺、五祖寺、东禅寺礼祖,并在五祖寺和明伦堂各作一次演讲。太虚大师的自传记载:“那年(指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的夏天,印度诗哲泰戈尔也来到武昌,我与泰戈尔、徐志摩等作了一席谈话......于暑假后,与隐尘、森甫去庐山大林寺开始了暑期讲演。秋初,因曾在武汉皈依的黄梅县绅黄季蘅等到牯岭邀接,去黄梅讲演三天,传了一次皈依。时在大水灾后,游五祖山、老祖山等,一一详纪以诗。”

在《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后地方人士之责任》的演讲中,太虚大师对黄梅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大师讲到:“佛教在中国派别,虽有种种,而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则专属禅宗。此宗传自达摩,以不立文字、惟传心印为宗旨。来此土之年代,在梁武帝时顷。迨及初唐,方达于禅宗完全隆盛之时代,此与黄梅佛教有莫大之关系,莫大之因缘。”太虚大师认为,“此六祖师资相传之因缘,有玄中之玄,妙中之妙之真谛。”大师继而指出:“中国自晚唐、五代以来之佛教,可谓完全是禅宗之佛教;禅风之所播,不惟遍及佛教之各宗,且儒家宋、明理学,道家之性命双修,亦无不受禅宗之酝酿而成者。故禅宗者,中国唐、宋以来道德文化之根源也,而其枢要则在黄梅五祖之能毅然决然以传能大师为六祖耳。此可见黄梅佛教史地位之重要也。”可谓掷地有声,一言定论。

太虚大师此行在黄梅明伦堂(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为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作了另一篇题为《佛法之教理行果》的演讲。在这篇不足一千六百字的演讲中,大师简明扼要地将学佛和修行之“信、解、行、证”四次第,作了独致精到的解说,可谓言简义丰,令人喜闻乐受。

太虚大师在黄梅期间,兴之所至,作诗五首,都收在《潮音草舍诗存》里其中短诗二首,长诗三首。

赴黄梅宿小池口

自从衣钵此南渡,江月江风愁绝人;

一宿小池惊夜尽,满天风露浴星辰。

东禅寺观六祖坠腰石

漫云顿悟南能易,曾出身身血汗来;

辛苦坠腰一片石,东禅劫后未成灰。

第一首寄托了对五祖黄梅传衣、六祖月夜南渡这一段禅宗公案的无限感怀。第二首则是诗意地解读了五祖传法给六祖“玄中之玄,妙中之妙之真谛”。净慧老和尚于2006年所作《参拜五祖寺得句》可谓与太虚大师《东禅寺观六祖坠腰石》成跨越时空之唱和,亦不失为黄梅佛教又一段传世之公案。全诗如下:

獦獠一语震云霄,不负东山石坠腰;

天下何人堪此任,曹溪法乳海天遥。

太虚大师登临紫云山之际,昔日清净佛国,时已宗风扫地。净慧老和尚在一次禅七开示中,“还原”出大师当年即兴赋诗《老祖山》的情景:“大师坐在大悲阁前,品茗看山,感慨万千,然后写了这一首长诗”——

未朝四五祖,先礼老祖来;

晓行适空旷,境舒神与恢。

我闻老祖者,得心达摩梁;

千岁名宝掌,息化南宋杭。

不知何朝代,来此刹竿建?

独处双峰雄,倚天卓长剑。

佛魔一齐斩,圣凡两不立;

东南西北山,俯同儿孙列。

寂寂千百年,不闻狮子吼;

我来一振声,林薮惊飞走。

聊汲古梅泉,小坐大悲阁;

尘嚣阻重岭,清净真佛国。

掷笔无所言,饭熟且一饱;

下山趁夕阳,朵朵青莲好。

太虚大师于1923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初七日)傍晚时分,从老祖寺赶到冯茂山,夜宿五祖寺,并写下了一首长诗。

癸亥七月七日宿于黄梅五祖寺

薄暮下老祖,凉生松竹丛;

看完志一卷,行尽冈七重。

月出日欲沉,炊烟满林薄;

岭岚溪韵中,直上东山宿。

五祖有肉身,历劫不磨灭;

展礼期明晨,心香敬先爇。

廿年慕忍师,万古大奇杰!

传法行者卢,此事真怪特。

达摩一线光,佛佛髓中液;

卒藉卖柴汉,尽情为漏泄。

一花五叶开,弈世芬芳续;

日本高勾丽,风播恒沙国。

独惜禅海源,法流渐枯竭;

愿我山中侣,发奋究真极!

一脚忽踏翻,全身活泼泼;

凤凰扑天飞,狮子踞地立。

一切灾厄除,一切吉祥集;

是谓心地平,天下太平毕。

咏罢小池口、老祖山,吟毕五祖寺、坠腰石,太虚大师似乎意犹未尽,另作一首二百字的长诗,为其黄梅行做一个圆满的小结。诗文如下:

黄梅吟

五月上大林,七月下庐阜;

黄梅招我游,日暮渡江口。

一宿小池栅,再宿孔垄校;

此地禅之宗,斯民佛所教。

云何忘本真,恣然纵三毒?

业感蛟为灾,洪流没山谷。

我来亦无事,但令妄想拂;

尘尽明镜空,即是如如佛。

舟舆喧晓行,遵陆又循水;

荻芦腾雨声,帆顺风初转。

云开日现时,岸近波平处;

万山青霭浮,斜阳在深树。

心地一清宁,乾坤否还泰;

用兹慰众情,先立乎其大。

西山四祖信,东山五祖忍;

更有南北山,老祖共相证。

相证惟此心,此心人人有;

愿各悟此心,勿抛之乱走!

吾来无所来,吾语无所语;

但念阿弥陀,寂光同常住。

太虚大师一语中的地指出:“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并认为复兴中国佛教的关键在于禅宗的复兴。大师于前述《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后地方人士之责任》的演讲中,表达了他对当时佛教现状的忧患和对黄梅禅宗的期许:“现在禅宗衰颓,已达到极点。兹欲重为振兴,当明五祖传六祖之道为根本。自民元迄今,人民稍有回心向佛之思想;但中国之佛教,乃禅宗之佛教也,非由禅宗入手,不能奏改善世道之效。故在不慧之意见,起禅宗于既仆,挽劫运于今时,全赖黄梅僧俗诸公发无上菩提心,重整五祖之规模,大扬五祖之宗旨,以之救全国全世界之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实为诸君惟一责任!”大师的远见卓识岂止局限于黄梅,也是为整个中国佛教的振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今天黄梅的佛弟子而言,大师当年的演讲尤其有着重大的导示意义。

如今的黄梅,老祖寺、四祖寺继承净慧长老家风,大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法,五祖寺则围绕“人文五祖”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当下的弘法模式,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些理念,经过不断实践取得了良好反响,既契合了太虚大师所倡以人为本的“人生佛教”初衷,又为佛教中国化“湖北实践”贡献了努力。

本文原载于《正觉》,作者明朗,

五祖寺转载时略有删改

图丨吴建新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