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曾夜宿少林寺

少林寺 2023-03-27 09:11:47

我们先来欣赏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彦博写的这首诗——

宿少林寺

[宋]文彦博

六六仙峰绕佛居,俗尘至此暂消除。

西来未悟禅师意,北去还驰使者车。

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

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

该诗收录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全宋诗》之中。

少林寺山门

再来谈谈该诗的作者——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文彦博(1006—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为北宋大臣,诗人,书法家。历任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历事四朝,为将相五十年,又是著名的书画家。文彦博还著有《潞公集》四十卷。

三十六峰赋碑刻

该诗为文彦博留宿少林寺后所写。诗中的“六六仙峰”,指的是少室三十六峰,少林寺常住院碑廊里,还存有“三十六峰赋”碑刻。该碑刻立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九月,由登封县知县楼异撰文,武林僧昙潜参寥书丹,少林监寺宗证篆刻,少林寺传法住持清江立石。

诗中,作者文彦博谈到自己在少林寺住了一宿,因使命在身,不得不驰车北去,为“西来未悟禅师意”而感到遗憾。诗中的“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五品槐”指的是少林寺里的秦槐,官封五品;“九年面壁”指的是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首倡禅宗。这是肯定了少林寺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印证了少林文化的有序传承,以及佛教中国化的循序渐进。

少林寺后山达摩洞

诗中最后两句,“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这是何意呢?作者是在慨叹,在少林寺里的这一宿,感觉如此殊胜——俗尘一下子消除了,即诗中的“俗尘至此暂消除”。诗人看到五品封槐,想到达摩九年面壁的恒心,知道自己夜宿少林寺的这一夜,是难以“悟”出的。所以,他还准备去找佛经认真研读,争取达到“悟”出之境。

少林寺里的乾隆皇帝《宿少林寺》诗碑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文彦博对少林寺的敬重,对少林禅宗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禅悟”境界的推崇,希望自己能达到开悟之境,身心得到解脱与自在。历史上,有很多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到少林寺参访,皆是推崇于其厚重的禅宗文化,希望能参禅悟道、追求解脱。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就专程到少林寺里住了一晚上,还专门写了一首《夜宿少林寺》的诗。

经笔者这么一说,您是不是也想“宿少林寺”呢?

(作者邹相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主编、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且听风吟》《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发表少林文化相关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