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带领着一群比丘游化到拘萨罗国的时候,正当中午,那高空的太阳火热热地照着,比丘们都感到疲倦炎热不堪,于是大家就在浓荫茂密的树下休息。
当大家歇下来的时候,却发觉佛陀的举动和表情似乎有点儿异于寻常。他一会儿望望古树的巨干,一会儿望望旷野的尽头,好像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无限兴趣,在他那慈蔼的容貌上,流露着一丝庄严无比的微笑!
随侍在佛侧的阿难觉得十分希奇,便合掌向佛陀请问道:“佛陀!我曾听说,诸佛如来一扬眉、一瞬目,都深藏着某种因缘和意义。佛陀刚才的微笑,一定有什么因缘吧!”
佛陀含笑点头说:“阿难!这块地方,是过去迦叶如来的圣迹。他曾经坐在这里为弟子们说法,想起当时的情况,历历在眼前,由这点因缘触发了我的微笑!”
佛陀就说出往昔一段因缘:过去这地方有一个名叫毗婆陵耆的村落。这村落中人烟稠密,资源丰富,人民的生活,过得十分幸福。村中的无恙长者是全村众望所归的统治者,他的财产多得无法统计。无恙长者的公子优波罗摩纳,生得端正俊秀,十分聪颖,小小年纪就研读异教的典籍,博览群书,长大之后成为有名的学者,受村人尊敬。
他的好朋友难提多罗,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贤士,但他却选择制陶的工艺,赚钱生活。他和优波罗摩纳的友谊就如手足一般。难提多罗的善根深厚,自幼便皈依迦叶如来,对迦叶如来所教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理,和六种波罗蜜多都能深切了解,信心日渐增长。他的父母双眼失明,因此他对于父母更显得格外关切。他的生活谨严,简单朴素,虽然在家,但过着像出家般的生活。
他每天被家务累得喘不过气来,每天清早,仍然按时到迦叶如来那边去听法,每次听毕,总向迦叶如来恭敬礼谢以后,才告别回家。
一天清早,难提多罗的好友优波罗摩纳,驱着白马,领着五百个青年子弟,一同走出毗婆陵耆村,打算出去选择一块幽静的地方,教授他的弟子们阅读梵书。难提在归途中和他的老友邂逅,非常欢喜,优波罗很奇怪地问道:“好久不见了,这么早,你往哪儿去呀?”难提回答道:“我要去礼拜供养迦叶如来,真巧在这儿遇到你,你也同我一起去拜访迦叶如来吧!”
优波罗听了不大高兴,便傲慢地说道:“我不要见那个沙门,他有什么道行?道不是容易获得的东西,他凭什么资格证悟圣道?”
难提听了这种无礼貌的措辞并看到他轻蔑的表情,也很不高兴,使尽力气,将优波罗从马车上拖下来。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使优波罗大为惊异,他想难提平生一向是极庄重、和蔼,而不轻易暴躁的人,他刚才急躁愤怒,绝非偶然,必有缘由,因此,立刻以一种诚恳温和的态度,回答道:“好吧,要到什么地方去,我就同你去,何必那么生气!”
他们来到迦叶如来的面前,当优波罗见到迦叶如来那庄严的法相,和聆听迦叶如来种种微妙之法后,他的心中,转疑为信,转怒为喜。
来源: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