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唐宋时期的译场中都有哪些人

灵隐寺 2022-07-28 11:19:58


三、唐代译经制度

译经院的制度和仪式,据赞宁等的《宋高僧传》第三所述的唐代的规制,及志磐的《佛祖统纪》第四十三所述的唐代的规制,关于职位都设有九位,各各分掌特殊的任务,其组织是非常完备的,兹将《宋高僧传》第三所见的唐代九种职位录之于下,并稍加以说明。

(1)译主︰赍贝叶之三藏,以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这是翻译事业的中心人物,宣读贝叶经典原本,并讲解其意义者。

(2)笔受︰必能通华梵,学综空有,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谓之缀文。这是将梵语意义写成汉文者。人员多时有好几名。

(3)度语︰译语之后,亦名传语。这是舌人的任务。有时译主不懂华言,即由度语者将其讲述的外国语意义译成汉语。例如罽宾的般若译《四十华严》时,是由洛阳的广济担任译语的。但译主若为华人,或外国人而精通汉语者,则无用之必要。如玄奘、义净、罗什,皆未用度语。

(4)证梵本︰求其量果,密能证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立证梵义,证禅义。这是检核所翻译的语句是否契合梵文原语意义的工作,必精通梵汉两语者始胜任。

(5)润文︰员数无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这是润饰译文的工作。因为翻译如仅能正确传其真意,尚未能称为完全。必其译文成为典雅庄丽的妙文,才能使读者爱赏。所以任此职者,必善于修辞属文之士。

(6)证义︰证已译之文所诠之义。这是调查经典内容,审定其意义有无错误的工作,此职亦常以多数人充之。

(7)梵呗︰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物生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这是当译业开始,举行宗教仪式时,担任梵呗讽诵,赞叹三宝的职务,依此以整肃译场人员的威仪,并启发护法的善心。说来似为一种佛教音乐队。

(8)校勘︰校勘已翻译成之译文,以期完璧。是一种所谓校阅的工作。

(9)监护大使︰这是翻译成后,经过净书,担任监阅的职务,常由朝廷高官充任。因为这时已非译文巧拙的审查,而是一种名誉的事业的监督。当某经典译成,其译主如果认为已经完善妥当,即托之于监护大使,由监护大使再奉之于朝廷,以供皇帝的阅览。热心佛教的皇帝,虽然日理万机,对此也常赐以御制的序文。如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后,唐太宗曾赐以〈大唐三藏圣教序〉便是。这种翻译,纯为一种官业,如现在常见的经典,于译号之处置有“奉诏译”的文字,都是官业的证明。

以上是《宋高僧传》所举的唐代译场的九位,关于这种职位的名称,随各经典的翻译各有多少出入的不同,自不能一概而论。此外还有一个重要职位如“正字”,就是当音译梵语时,调查其文字是否正确之职务。此种职位,必选精通两语的发音者任之。例如玄应在玄奘的译场任此,后来撰《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慧琳在不空的译场任此,后来扩大之而出《一切经音义》一百卷,故任此种职务者,必须精通音义始能胜任。因此加之,可以数为十倍,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的大著,是今日研究我国古音学的参考书,这可以说是佛教译经事业对于我国音韵学的一种贡献。

四、宋代译经制度

宋代译经院的规模,比较唐代还要完备。因为译主的人物不及唐代,所以成绩不甚显然,而今宋经译典不大为学者研究,恐怕也是因为如此吧?但宋代的译场制度确是值得研究一下的。兹录《佛祖统纪》第四十三所载九位名义与其任务,以供读者的参考︰

“第一译主,正坐面外,宣传梵文。第二证义,坐其左,与译主评量梵文。第三证文,坐其右。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差误。第四书字槃学僧,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第五笔受,译梵音成华言。第六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义。第七参译,参考两土文字,使无误。第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第九润文,官于僧众南向设位,参详润色,僧众日日沐浴,三衣坐具,威仪整肃,所须受用,悉从官给。”

有了唐宋这样完备的译经制度,汉译经典才能在人文史上永放灿烂的光明。也唯有这样周密的用意才能成立千古不磨的汉译大藏经。回顾今日翻译事业的简陋贫弱,真有天渊之隔。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