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云南剑川石窟神像艺术的地方特性及其成因试探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9-14 22:46:53

文章信息

作者:杨斯斐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原标题:云南剑川石窟神像艺术的地方特性及其成因试探—以阿嵯耶观音和大黑天神像为例

内容简介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南邻东南亚且往来密切,北与内地相交,其文化与宗教深受东南亚、汉、藏等地的影响与交融,形成云南地区特有的宗教信仰形态。因此,剑川石窟在艺术上也受到南亚、东南亚、西藏地区以及中原地区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文章作者就剑川石窟中云南特有的阿嵯耶观音像、大黑天神像进行研究,内容共有三部分:

首先,说明阿嵯耶观音的地方造像特性。阿嵯耶观音是云南特有的观音信仰,其造像与汉地观音差异甚大,具有笈多时期、帕拉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其服饰与南亚、东南亚的观音有相似性。作者认为阿嵯耶观音造像的变化核心是信仰内涵的转变,阿嵯耶观音在南诏时期不仅具备救苦救难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南诏时期政权的保护神。所以,由政治力量促成阿嵯耶观音形象的变化。

其次,分析本土化的大黑天神。剑川的大黑天神造型有别于汉地大黑天像,与中亚地区大黑天神的原型特征相似,但有所简化。其外在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大黑天神内在信仰的变迁——由原来的时间之神,转变成了当地本主,即地方的贤人义士,也寓意着是民间的地方保护神。

最后,探讨剑川石窟神像艺术地方特性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阿嵯耶观音信仰代表南诏政权的表现形式,即佛王信仰;大黑天神则代表了佛教与当地民间宗教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即是佛教与当地宗教的妥协。由此可以窥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不断与本地文化、宗教之间的相争与融合的过程。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