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缘起”思想的中国化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11-15 09:50:49

文章信息

作者:何欢欢

收录于:《普陀学刊》第50—81页。

内容简介

“缘起性空”作为当代与佛教相关的人士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汇,虽然在大部分语境下被当成一个习惯用语,然而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却很少被考虑到,因此本文作者对于其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论述。

作者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对于“缘起性空”这一固定词汇在古代汉语佛典中的出现频率进行了考察,指出此词在近代以前的文献中仅出现过19次,不同于“缘起”与“性空”两个词汇单独出现的高频率,“缘起性空”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实则出自中国撰述文献,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外来词源。第二,对于近代佛教撰述中的“缘起性空”一词进行了考察,指出这一词汇之所以成为代表汉传佛教哲学思想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很可能与近现代以太虚、吕澂、法尊、印顺等为代表的高僧大德之弘法旨趣及其阐发撰文时的词语择用有关,其中尤以印顺法师的使用、推介功劳最大。第三,对于“般若经”中的“因缘空/缘起空”思想进行了论述,指出“般若经”文脉侧重于从所见、所闻、所思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结果回溯这些所谓的“存在”并不具有“实在的本性”的果上讲空;而《阿含经》等则从世间万物之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角度讲所谓“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因此“般若经”所讲之“空”虽承自佛陀“缘起”的根本教说,但侧重点已有所不同。第四,对于《中论》中的“因缘空/缘起空”思想进行了论述,指出龙叔以“八不”解释“缘起”,打破了现象世界的相互依存性,是一种强烈地超越世俗的努力,同时也在“有”与“空”之间直接划上了等号;其“八不缘起”思想渊源于《十地经》中的“缘起即空”,突破了“般若经”中以“不生”“不灭”形容空性的说理与论证方式,深化发展了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最后,作者指出“缘起性空”是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其对于“缘起性空”与“缘起即空”进行了对比,指出“缘起性空”侧重于世俗谛的万物皆由因缘和合产生,故一切法都“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即是“无”“不存在”全部都是“假名”;“缘起即空”侧重于胜义谛上“缘起”的如幻如化,“缘起”本身就是“空”,即是“变化”“变易”,这些都是真实。作者认为印顺等近现代大德之所以择用“缘起性空”应与其弘扬的“人间佛教”理念一脉相承,以肯定世俗假名的现实意义,而不强调胜义空性的如幻显现。

作者简介

何欢欢,女,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东京大学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哈佛大学南亚学系合作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美国·藏传佛教资源中心学术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学、印度哲学、梵文。出版有《<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择焰>研究》《胜论经》(月喜  疏)《不一不异》等著作,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