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观音法门之研究——以三部观音经典为主之探讨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11-24 08:38:07

文章信息

作者:林淑娟

内容简介

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在信众的心中菩萨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慈悲女神。众生苦难众多,祈祷的目的也纷繁复杂,修持法门也随之有万千差别。文章主要以《普门品》《请观音经》及《大悲心陀罗尼经》此三部经典的不同法门进行研究,内容共分四部分:


首先,分析观音信仰的发展与传播渊源。(一)根据早期汉译的观音经典分析,作者认为观音信仰起源于印度的罗刹难与黑风难的解救信仰,其形成年代约公元前后。(二)分别从观音信仰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中国观音义理思想与实践、民间信仰的三方面说明了观音菩萨从印度勇士转变为妙善公主的中国化历程。
其次,介绍《普门品》的修行法门。通过对《普门品》中救七难、应二求、解三毒等的概述,作者指出《普门品》的思想即是自利与利他、慈悲与神通的救世呈现;其法门的实践:祈祷者应先生信,若能够常念菩萨圣号,使心安稳,并效法菩萨的智慧与慈悲的精神,自度度人,则能逐渐趋向解脱的自在境界。
再次,分析《请观音经》的修行法门。根据对《请观音经》的缘起与经文的分析,说明了藉由一心称诵陀罗尼则能达到往生安乐国土,同时修习禅观,专注持念观音的圣号及陀罗尼神咒,消除罪障;再者,观想五蕴及十二因缘之性,如空如幻,如露如电,犹如芭蕉,幻有不坚,由此可以证得菩萨之不退转位。
最后,分析《大悲心陀罗尼经》的修行法门。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神咒,受持可消除深重罪业,得十五种善生,远离十五种恶死。作者认为《大悲心陀罗尼经》的精髓,在于诵持此神咒者须发广大菩提心,即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等心。由此可见呈现了大乘佛教的思想与实践。
总之,文章通过观音信仰在印度的起源与中土的传播,并结合《普门品》《请观音经》《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分析,说明观音菩萨的大乘佛教的思想与大慈大悲的精神及空性之理。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