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汤用彤:略谈《音义》的用处

南京栖霞古寺 2023-01-13 08:44:49

《音义》一类的书是在我国汉文漫长岁月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专门解释重要典籍的字的声音、训诂和写法等,在儒书、道书和佛书中都有之。现举两例说明《音义》的用处。

第一个例子——“和尚”这个名辞,好久以来用来称呼所有的出家僧人,但是玄应(玄奘译场之字学大德)的《音义》、义净(635-713)的《寄归传》、慧琳(不空三藏之弟子)的《音义》等告诉我们,“和尚(上)”的称号是从西域的语言音译来的,其意义相当于梵文的“亲教师”,用来专门称呼老师的,可写作“乌社”、“和阇”,既不是汉文,没有和气的意义,也不是从梵文译出来的。所以“和尚”这个称号是西域流行的,对有学问的僧人或者是出家人的师傅的称呼。

《高僧传·鸠摩罗什传》中,盘头达多原是鸠摩罗什的小乘亲教师,反对大乘,后经罗什讲说月余,方乃信服,并礼什为师:“和上是我大乘师,我是和上小乘师”。此处因达多已经礼罗什为师,所以称他为和上。

《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传》说石季龙(石虎,字季龙,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又说佛图澄的弟子法常、法佐二人相遇,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明早法佐入见,澄笑曰:“昨夜尔与法常共话汝师邪?”

从这些记载来看,“和尚”正如《音义》所说的,是指着亲教师、有学问的僧人,而普通出家的人则称为沙门。鸠摩罗什、佛图澄都是西域人,用的是西域的语言,所以汉文记载中,他们所说的话也不免留下了这个西域的借字。

第二个例子——《金光明经》讲到印度婆罗门教的“违驮天神”(违亦作韦);《涅槃经》中讲到“违陀天”。此二经从南北朝隋唐以来甚为风行。《金光明经》之违驮天神与《涅槃经》之违陀天被认为是一神,而且佛教之护法韦驮也与之混为一谈。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五<大般涅槃经音义>:违陀天,译勘梵音,云:私建陀提婆。私建陀,此云阴也;提婆,云天也。但建、违相滥,故笔家误耳。“建陀”是“私建陀”之省略,而“违陀天”是“建陀天”之笔误。因此在中国流行的违(韦)陀天,据《音义》所说其来源就是如此。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