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明清观音传说和文学创作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3-01-16 09:32:38

中国佛教发展与文学艺术密切交流,佛教以文学艺术作为弘法宣教的重要手段,文学艺术又从佛教汲取创作灵感与资源,二者相互影响就直接形成了佛教文学艺术作品,其中涉及观音和观音信仰的,在艺术方面有造像、绘画、寺庙洞窟建筑等。

明清时期,随着随着佛教衰落,佛教艺术成就总体上已不再显著,优秀作品也不多。佛教造像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至2世纪间,南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到了唐代,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巅峰;而元明清时期是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衰落时期和西藏佛教造像艺术的兴盛时期。元代的佛教造像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精神状态,无处不显露着不同的样式与特点,从而显现出自己所独有的风格。明清时期,伴随着石窟开凿的衰落,寺庙内供奉的佛教造像渐多,这时的佛教造像更加世俗化,甚至有的完全因袭着前代的样式。

在文学创作中,历史上完全以观音和观音信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但随着佛教的“通俗化”“民俗化”,到明清时期,各种民间文学体裁如民间故事传说和宝卷、说书、鼓词等讲唱文艺中都有许多观音题材或宣扬观音信仰的。现今容易见到的有弘赞《观音慈林集》三卷、周克复《观音经持验记》二卷等,这类书多以宣教为宗旨,辑录古今观音灵验故事,以救苦救难为主题。还有一些颇为精彩的作品如罗伟国的《话说观音》、徐建华、宋仲琤选编《中国佛话》、李淼编著《观音菩萨宝卷》等。在这其中属于观音题材的“人物传说”,除了各类变形观音故事外,还包括一些附属于观音故事的如善财、龙女、与观音有关的韦陀、龙王、土地等“人物”以及观音的“持物”如杨柳枝、净瓶、脚踏的鳌鱼、所骑的坐骑等题材的种种传说。

《笔记小说大观》中的《鸡卵异》《圆鱼大士像》这两则故事乃是古老的蛤蜊观音传说的故事,这些观音应验传说则属于史事传说题材,这类传说极多,多数是表现观音灵验以行不思议利生之事。地方风物传说是说明地方风物由来的传说故事,例如普陀山的莲花洋传说;关于“舟山”名称由来的《泼水淹蓬莱》的传说;再如《卖油老婆婆》是说“定海”及其附近“放娘尖”名称的由来。有关观音的口头传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价值的是世俗故事一类,比起史事传说的灵验传闻来,它们的题材、表现方法多样,带有更多的艺术创作意味,内容也更丰富多彩。它们中的许多作品虽然也是意在宣扬观音崇拜,但所反映内容的客观意义往往超出宣教目的,通过颂扬观音的赐福行善、解危扶困、惩治为富不仁等等功德,或曲折、或鲜明地反映社会生活实况,表现民众的理想和愿望。

明清时期的宝卷是典型的民间“宗教文艺”体裁,对民间曲艺的发展影响巨大,不少宝卷演说佛教故事,亦包括诸多观音题材的故事。根据近人研究,宝卷这种曲艺体裁是作为民间宗教宣教工具而形成的,它们语言通俗易懂,形式说唱结合,取材贴近现实生活,演绎人间祸福、劝人行善积德之类故事,受到民众特别是妇女的欢迎。其中以观音为主人公的宝卷,流传最广的当数《香山宝卷》;此外宣扬观音信仰的宝卷有《普陀宝卷》;宣扬世俗伦理善行的有《立愿宝卷》;还有借用观音赈救或灵验情节为背景故事的宝卷,如《目连宝卷》、《雷锋宝卷》、《洛阳桥宝卷》、《杏花宝卷》、《惜谷宝卷》等一系列民间宝卷;但在教派宝卷里,也有一些以观音为题材的,如明末弘阳教制作的《销释白衣观音菩萨送婴儿下生宝卷》;罗教的《观世音菩萨普度授记皈家宝卷》;西大乘教宣扬无生老母即观音的《普度新声救苦宝卷》;还有《千手千眼菩萨报恩宝卷》《五女宝卷》等借助观音来宣扬民间教派的作品。

明代戏曲、小说创作直接宣扬观音信仰的,流传最广也最具典型意义情节大体相同的香山观音传说的一系列作品。戏曲里最著名的是传奇《观世音修道香山记》三十出;还有创作于万历年间罗懋登的《曲海总目提要》;明富春堂刊本的郑振铎主持编辑的《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这部传奇集中整合了宋、元以来有关香山观音传说的情节,相当饱满地塑造了主人公妙善作为虔诚信徒和忠贞孝女的形象,反映时代的思想潮流,这部作品不管是从取材还是所表达的观念,都表现出了浓厚的三教调和色彩。

明、清文人的笔记小说里包含一些观音故事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中关于观音故事的构思仍以传统的救苦救难为主题;在袁枚编著的《子不语》中也有几则观音故事;还有宣鼎《夜雨秋灯录》的《先觉僧》条;慵讷居士《咫闻录》的《偷嫁观音》条;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涉及的观音故事,却是借观音题材来讲儒家救贫扶弱的仁爱之道,这和六朝时期的感应故事立意已截然相反,观音在中土伦理面前已力不胜任。

明清大量的笔记小说里写到的观音故事不遑枚举,以上仅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例子,从中可以看出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趋向。从整体而言,在佛教“通俗化”“世俗化”的潮流中,观音也在逐渐失去其作为佛教大菩萨的本质特征,这些文学体裁中所描绘的观音已经与经、律、论仪轨里的观音无关,对菩萨该保有的神圣感和神秘感也逐渐式微,表达方式也缺少了对菩萨应有的敬畏心和虔诚心,而被赋予更多民间“俗神”的性格。无论是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还是读者、传播者接受的心理与态度,观音作为艺术欣赏对象的意义基本是大于信仰的意义了。这也反映民众信仰的一般趋势,然而正是这些作品里的活跃在民众间的观音,感知人们的喜怒哀愁,慈悲、亲切、善恶分明、救苦救难,成为人们可以倚重、仰赖的善神、福神。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