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大士悉号圆通,
十二大愿誓弘深,
苦海度迷津,
救苦寻声,
无刹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为我们所熟悉的一尊菩萨,一直以来,观音菩萨信仰占据着民间神佛信仰的绝大部分位置,故而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典故。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与乐,大悲拔苦。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的情况下,其“寻声救苦,无刹不现身”,而更加为大众所称念及礼拜。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记载,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欲发起一切菩萨广度众生,而示现菩萨形。
下面,随着文字,一起来了解我们这位救苦救难的“大悲尊”的故事:
吐鲁番吐峪沟出土八世纪唐代麻布画:观音菩萨幡(局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我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形象,往往是一袭白衣的中年妇人,形象也各别。有时手提鱼篮,有时用杨树的枝条,蘸着净瓶中的甘露来普济十方。是故,在民间信仰之中,观音菩萨形象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慈悲,确切来说,观音菩萨信仰的特征,就是要人们效法观音的慈悲,也就是所谓的“无缘同慈,同体大悲”,这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
“慈”是需要给予众生安乐,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悲”则不同,佛教哲学中,特别强调大悲心的功用,因为“悲心悲愿”和儒家的“忠恕之道”相近,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最早来自古印度,确切来说是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印度流行开来的。在著名的游记著作《高僧法显传》(佛教传记,东晋法显著,一卷)和《大唐西域记》(由唐代玄奘大师口述、辩机法师编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中,都记载了印度观音菩萨信仰的盛况。
在《大唐西域记·卷十》和近代的田野考察的结果来看,南印度和鹿野苑附近,都广泛存在着我们所熟知的“千手观音”,即全称为“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像石刻,可见观音信仰在当时的印度是十分流行的。
中国最早流行“观音”这个称谓,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东汉的翻译家安玄所翻译的《法镜经》和东吴高僧支谦所翻译的《维摩诘经》中,便提及了观音菩萨,只不过当时的译文中,观音菩萨叫做“窥音”。
到了西晋的时候,竺法兰法师翻译《放光般若》,在这个译本中,观音菩萨被叫做“现音声菩萨”,同时代的竺法护法师所翻译的《正法华经》中,称观音为“光世音”。到了南北朝时期,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法师重新翻译《法华》,正式定名《妙法莲华经》,在这个译本中,“观世音菩萨”的称谓正式定了下来,并沿用至今。到了唐代,玄奘大师的翻译体系,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翻译工作,所以在当时也出现了“观世自在”和“观自在”的称呼。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缘故,唐代避讳“世”字,就简称观音菩萨了。
在唐龙朔二年,也就是公元662年,史书记载在洛阳龙门,有一位叫做弥偈的工匠,造了一个“尊像”,其实这个“尊像”就是释迦牟尼佛像,因为释迦牟尼也被称作世尊,唐代又避讳“世”字,才会出现以“尊像”代替“佛像”的说法。
其实无论叫做观世音还是观世自在,都是准确无误的,观世音菩萨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观音大士能够以闻声救苦,用智慧的力量,为世间带来自在安乐。所谓观世音,就是说,观音大士能够观世人称菩萨名号的声音而垂救;而观世自在,是说大士可以谛观世间众生的苦楚,为他们拔苦与乐,使之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