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朴初师 墨香遗韵诉衷肠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
在纪录片《赵朴初》放映会暨中日佛教友好座谈会上的主旨演讲
宗性
(2023年6月6日于日本京都)
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佛教文化的交流是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朴老将其誉为“黄金纽带”,这已成为中日佛教界的共识。
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虽然出现过曲折,但两国人民之间期冀和平的愿望仍然是主流。经过两国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中日两国的交流依旧回到了和平友好的轨道,两国邦交实现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回顾这段历史,以赵朴老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界与日本佛教界的先辈们,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为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自1952年起,赵朴老以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和平会议为契机,委托与会的日本代表将一尊象征和平的药师佛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的朋友们开始,重启了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的大门,至2000年辞世的近半个世纪,赵朴老倾注了毕生心血,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我们不能忘怀为之奋斗和努力的中日两国先辈们的功德。
今年1月初,我的老师由俊先生辞世,师母及由宓师妹在整理老师遗物时,发现了一批由俊老师保存的赵朴老信札手稿,这些手稿原来是由俊老师的父亲由道先生所珍藏。在这批手稿中,有一件稿笺遗墨,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时的历史见证。这件遗墨共三页,是以“喜春来”曲牌所创作的曲,共三首。曲的前面有小序,曲的结尾有注语,是写给大西良庆长老的。曲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赵朴老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的喜悦心情,更重要的是对日本友人的情谊和想念之情跃然纸上。
赵朴老不仅是我国卓越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还是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力的杰出诗人。众所周知,赵朴老生前毕生致力中日友好交流事业,结识了一大批包括佛教界在内的日本朋友,经历了诸多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交往和经历,在赵朴老的韵文集中,基本上都有所记录。赵朴老韵文集收录诗、词、曲等共1985首,与日本友好交流相关的约有397首,约占百分之二十,足见中日友好交流在赵朴老一生事业中的重要性。
翻阅赵朴老的韵文集,收有1978年8月12日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定当日所写的一首曲,曲牌名为“庆东原”,题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志喜”,内容是:
豪气千山发,欢声两岸哗,二千年史册添佳话。喜辛勤种瓜得瓜,遍西东天涯海涯,结同心彩带如霞。太平洋长护太平花,好相扶不许谁称霸。
赵朴老所之所以选“庆东原”曲牌,是因为这首曲牌又名“庆东园”“郓城春”,是元代曲家常用的一个曲牌,用以抒发豪放感情。说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定,激发起了赵朴老内心的澎湃之情。这首曲不仅抒发了赵朴老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的欣喜,特别是“太平洋长护太平花,好相扶不许谁称霸”一句,更是表达了赵朴老对中日友好交流寄予和平的愿望。
而目前发现的这组“喜春来”曲,赵朴老韵文集中并没有收录,是研究赵朴老开展中日友好交流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三首曲的内容如下:
精诚万劲回天梦,斗志千年不倒翁。长留只眼待东风,双眸动,今日庆全功。
终偿和好平生梦,家祭毋忘告乃翁。弥天兰气漾春风,辗轳动,掘井念前功。
如烟春雨京都梦,倍忆深情百岁翁。天亲无著绍家风,欢声动,携手赴新功。
“喜春来”既是曲牌,也是词牌,又名“阳春曲”“惜芳春”“喜春风”等,散曲小令,有点像常说的“名定兼祧”(两兄弟共一子,即俗话说的顶两个门)。赵朴老之所以选用这首曲牌,是赵朴老视中日关系如同兄弟般情谊的真实写照。
赵朴老在曲的小序中写到: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消息传出后,日中友好协会(正统)将六年前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时,画上一只眼之不倒翁补画另一只眼,以庆全功告成。已故松村谦三先生之女小崛治子捧持兰花供父像前报告喜讯。阅报感作,并呈大西良庆长老及日本诸友。”
赵朴老的这段序言,实际上是对前两首曲的最好注释。首先提到的是日中友好协会,是推动中日友好交流的官方组织,赵朴老视之为“正统”,是相较于民间交流而言。据说在日本文化中,对某件事有特别期待成功的愿望时,有向不倒翁(达摩像)祈愿的习俗。“不倒翁”,全称达摩不倒翁,是一种吉祥物,用于祈福、许愿,一般在年初寺院里的“达摩市”上求购。达摩吉祥物大体分为摆设用和还愿用两类,前者都画有眼睛,后者由自己画眼,先画上左眼,大愿实现时再画上右眼(取太阳升东方之意),名为“开眼”,以庆祝功成圆满。之所以选择达摩作为吉祥物,据说是源于达摩面壁九年,最后成功参悟,历经七灾八难,他的不屈精神受到敬重。赵朴老之所以称誉“不倒翁”,正是喻意日中友好协会朋友们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的执著追求和奋斗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品格。
赵朴老在序言中提到的松村谦三先生,是日本政治家,生前曾担任日本自由民主党顾问。1959年以来,曾5次访问中国,中日邦交恢复前,松村先生是中日贸易日方总联系人。松村先生酷爱兰花,曾以日本爱兰会的名义邀请中国兰花代表团访问日本。松村先生访问中国时,还与朱德委员长以兰花为媒介进行了友好交流。松村先生以“兰花外交”为中日民间贸易从友好贸易发展成为长期贸易奠定了基础,把中日关系从“民间往来”一举推向“半官半民”阶段,为后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无论是日中友好协会“今日庆全功”而补画不倒翁像另一只眼的善举,还是小崛治子女士捧持兰花祭奠松村先生“家祭毋忘告乃翁”的善行,都已成为中日友好交流史上动人的佳话。
赵朴老在曲的结尾注语中说:
“余今春访京都,大西长老殷殷为送,两国兄弟之谊,复为诗赠别,有句云:春雨如烟惜别情。无著、天亲兄弟皆印度古代伟大学者,为法相宗之祖。东坡诗:无著天亲是兄弟。(大西属日本法相宗)”
赵朴老的注语是对第三首曲的深度诠释,其中提到的大西良庆长老,生前曾任日本法相宗管长、清水寺住持,被誉为“百年一人,学德兼备大和尚”,与赵朴老有二十余年的笃交厚谊。大西长老一生从事宗教和平事业,致力于中日两国友好活动,支持日本人民反对复活军国主义斗争。上世纪60年代初,“日中佛教交流恳谈会”发起征集“日中不再战”的签名活动,大西长老率先在签名簿上签名,并冒雨上街征集签名。1961年5月,该签名簿由大谷莹润长老亲手交给了中国佛教协会喜饶嘉措会长,签名簿至今珍藏在中国佛教协会,成为新时期中日友好的珍贵象征。
1978年4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还没有签定,赵朴老应邀率团访日问日本佛教界,并拜望了各位老朋友。当代表团从东京乘火车到达京都时,大西长老以百岁高龄,亲自到站台迎接,令赵朴老一行特别感动。第二天,赵朴老率代表团拜访了清水寺,宾主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大西长老还特别创作欢迎诗,以抒发见到中国佛教界老朋友的欢喜之情。赵朴老也步韵和诗三章:
十四年来各一天,重逢几见海成田。争看百岁文章健,喜证多生福慧全。
杂花如雨散诸天,彩笔成霞拂砚田。愧我垢衣初未解,乞公转语为成全。
由来风月是同天,绿绕青回水护田。度尽劫波兄弟在,同行同愿万般全。
从诗句中可知,两位老朋友已十四年未见面,此次重逢,格外亲切。赵朴老也向日本佛教界的老朋友表达了“度尽劫波兄弟在,同行同愿万般全”的情谊及愿望。
当代表团结束京都之行到达大阪时,赵朴老刚到下榻的饭店,就收到了大西长老送来的一首惜别诗:
春雨如烟惜别情,停车默默仰清荣。待归山水谁知识,再会必期百老生。
赵朴老为大西长老真情所触动,当即和诗二首致谢:
迎送亲劳百岁人,寄潮万戚一时生。片言自足千秋意,春雨如烟惜别情。
春雨如烟惜别情,两邦兄弟此心声。与公珍重他年约,一笑樱花满洛城。
所以,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后,朴赵老立即想到了日本佛教界以大西长老为代表的老朋友,以此曲倾诉“两邦兄弟此心声”的情谊。
如今,45年过去了,赵朴老当时所写的这一组曲文得以保存至今,我们要衷心感谢由俊老师及家人善护的功德。今天,籍由我国驻大阪总领馆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举办纪录片《赵朴初》放映会及中日佛教友好座谈会的殊胜因缘,正式与大家分享赵朴老45年前的遗作,墨香遗韵,情满玉笺。
抚今追昔,我们重温赵朴老这组曲文内容,依旧能感受到赵朴老与日本佛教界前辈的炽热情感。我们坚信,中日两国佛教界同仁也一定能携起手来,继承以赵朴老、大西长老为代表的先辈们的夙愿,继续拓展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工作,推动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事业,让兄弟般情谊的“黄金纽带”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