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修学的核心,无非就是生命关怀。
我们需要回归到自心来实践
来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所有的义工菩萨们,大家早上好!非常开心又再次相遇。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法句经》的法义。
我们来看今天的偈颂:
此心难觉察,
随欲望流转,
智者善护心,
心获得安乐。
这个短短的偈颂,是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安住的时候,为大众弟子们宣说的。佛陀说法往往都有一些因缘,那这个偈颂背后的缘起是什么呢?
当时,在佛陀所住的城市里有一位银行家的儿子,一位年轻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家里四代都是做金融行业的。这个年轻人非常优秀,很早就继承了家族的事业,而且生意打理起来是蒸蒸日上,做得很好。他每天忙忙碌碌,投资放贷,再收回来。每天赚的钱很多,但是人也很累。而且他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快乐。
这一点让他非常难以接受。因为从他自身来讲,出身名门,人长得也帅,又年轻,应该说达到了“高富帅”这个标准,而且事业也这么成功。“我都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了,居然还是不快乐!”这是他难以接受的。他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非常自信的年轻人。
我们知道印度的习俗,出家师父们每天会到居士的家里去托钵乞食。居士们都是非常恭敬的,觉得这是修福报的好机会。有一天,有一位比丘正好来到他家里乞食,他就很恭敬地给这位出家师父供养饮食。用完斋,他就抓住这个机会问比丘师父:“我如何能让自己更快乐一点?”
他这个问题非常现实,问得也很真实,这正是他被困扰的、想知道的。他就单刀直入,问师父说怎么才能让自己更快乐一点?比丘就问他:“你是怎么生活的呢?”他就说了自己每天几点钟起床,起床之后干什么干什么……还要去投资见客户,回收帐款,几点钟休息。这位比丘就发现,原来他过于投入在他的工作里了。比丘就说:“看来你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平衡。虽然财富增加了很多,但是它们并没有为你的心灵安乐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这么拼?一切努力的目的,最终是不是都为了离苦得乐,为了生命的安乐和幸福?这是一个根本的目标。如果我们忘了我们的目标,那么所有的修行又是为了什么呢?有人说为了开悟,有人说是为了成佛,但是有人会反问:“我干嘛要开悟?我为什么要成佛?”
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我们生命的安乐和幸福,开悟成佛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幸福。但是心灵的幸福没有那么容易达成,不是简单地增加财富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时候,比丘就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建议,他说:“我感觉到,你赚的钱很多,但是在财富的使用方面,你没有充分发挥财富的力量。”这个年轻人问:“我如何才能发挥我的财富的力量,运用财富来创造安乐和幸福呢?”比丘就为他开示:“我给你一个建议:从此以后,你应该对自己的财富做一个规划——‘为了达成我的幸福和安宁,我该让我的财富能够发挥直接的价值,来转化成快乐和幸福’。”
比丘建议说:“你可以把你的财富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用来维持和周转你的生意和事业,因为你是以金融业为生,需要流动的资金来维持它的周转;第二个部分,用来照顾和供养你的家人,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有我们的家人、家庭,必须有一部分的财富让我们的家人得到生活的安定,孩子们上学,家人的开支,应对疾病和紧急事件,这个部分会使你获得一个安全感和一个稳定的家庭;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你可以把它投入到关爱社会、供养三宝这个方面。”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的快乐并不仅仅来源于消费或者享受,奉献也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意义。所以比丘就非常善巧地告诉他:“除了享受的快乐之外,你可以在你的生活里增加另外一种快乐,那就是奉献的快乐。对于一些需要你帮助的人,你可以帮助做得到的事情,你也觉得有意义、有价值,那么你就放开手去做。
“因为这样做了之后,会让你自己的内心里产生出一种愉悦,也会让你的福德更加增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一份恭敬心,供养三宝。因为三宝是出世间的圣者,他们具有甚深的智慧和殊胜的功德。当我们供养这些殊胜的所缘境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身心感受。” 这个年轻人接受了建议。
而且比丘还告诉他:“不光是在金钱上面应该做这样的规划,甚至你的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规划:一部分时间用来开创事业;一部分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一部分时间用来关爱社会,恭敬三宝。你去做试一试。”年轻人为了追求快乐,说:“这没问题,我来尝试一下。” 于是他就按照这样的方式试验了。
过去他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上班和下班,完全是投资和收贷。现在他增加了自己的生活内容,调整了自己时间的分配。工作之余,花了一些时间跟家人在一起,给家人提供了足够的陪伴、支持和培养。他也花了一些时间跟需要帮助的人在一起,提供了一些爱心支持。
他这样做的时候,就收获了很多微笑和感谢,还有很多的朋友。他也做了一些功德布施——在神圣的殿堂里献上鲜花;集体聚会的法会中他来做供养;布施种种医药、生活用品……当这样做了之后,他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果然很有效:自己整个的身心变得快乐充实起来,正能量增加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么烦恼,那么空虚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比丘再次来乞食的时候,他又问比丘:“师父,听了您的建议之后,我现在果然快乐了很多,各方面的状态明显在好转。但是我还可以再进一步吗?我能不能得到更多?接下来我还可以怎么做呢?”
这时候比丘就告诉他:“现在你的福德增加了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你整个人感觉到变好了,你的身体状况、心态,甚至人际关系都在提升,睡也睡得香了,整个人心情也开朗起来。但是你还没有开发智慧,这就是为什么你仍然感觉到不满足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是在福德上面增长,在智慧的层面我们没有开发,那我们是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的。”
他就问:“那我该怎么做呢?怎么才能提升智慧呢?”比丘说:“接下来你可以皈依三宝,把佛当作自己的导师,吸收佛法里的道理和智慧,把僧团和善知识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你可以尝试着去打开另外一扇门,去提升你的心灵,追求智慧和觉醒。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生命,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这个年轻人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也很高傲,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肯定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这条路对我的幸福和最终的快乐有帮助,我当然愿意尝试,而且我也有信心,不会比别人差。
于是他就接受了皈依,皈依之后也经常去听闻佛教的思想,慢慢的他就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知识和智慧。了解了无常、无我的道理,了解了佛教的缘起观。他发现不管遇到任何事情,过去可能都是想不通、不接受、看不明白,有时候甚至觉得:怎么会这样?觉得很憋屈、郁闷。但是自从学了佛教的缘起论之后,他就发现了:“有因有缘诸法生,有因有缘诸法灭。”发现任何一件事情,实际上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当他用这个观念来看待所有事情和所有身心问题的时候,他发现都有把它看清楚的可能性。而且也都能够找到处理的方法。
这就让他非常的喜悦,他一下子就乐在其中。他也意识到佛教的生命观,认为人死了不是如灯灭,而是在一期又一期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地走向未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可能有很多提升的机会,但是也有可能我们的心灵会沉沦。他理解认识和实践的时候,慢慢的就感觉到生命具有了新的努力方向。而且他越来越清晰,原来佛法的真理,是可以在生活中处处都现见的。
他看到了很多的无常,过去是害怕无常,不接受无常,现在意识到无常是真理。过去他是很自我的,觉得我有钱,我有社会地位,我有能力,为什么我做不到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的时候孩子还会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时候我的下属不好管理,或者我的业务谈判仍然会失败?学了无我观之后,他意识到,其实我们不是自己世界的主宰,甚至于,我们都不是自己身心的主宰。不光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这样,他就再也没有什么想不通。
了解了缘起法,他就不断地去改变因缘和创造因缘来推动自己。这时候他就发现,不再有解不开的心结了,而且智慧和善巧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原来这里边深不可测,在道理上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太微细了。他就突然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和渺小,然后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从方方面面来了解种种的缘起,了解人生、世界、心性的规律。一段时间之后,他整个人有一种非常通透的感觉,这时候那种迷茫和郁闷就消失了。
不过下一次,当再见到比丘的时候,他又仍然不满意。他问比丘:“我现在确实不光感觉到充实,感觉到有正能量,而且我还感觉到通达、通透。”然后他说:“但是我还可以再提升吗?还有没有可做的了?”
比丘说:“还有。虽然你现在已经有了你自己生命的方向,知道自己在不断地开发智慧,也获得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的见地和方法。但是如果你检查你自己的身心,你会看到,即使你懂得了很多,你仍然会发现在你的生命中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建设性的力量;一种是破坏性的力量。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其实不是别人破坏了你的幸福,而是你自己在破坏你自己的幸福。有没有这个问题?”
这个年轻人想了想说:“肯定会有一点。”人有时候会作。有的时候我们是问题的创造者,但是我们却以为自己是问题的受害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创造了问题,带来了破坏。这时他就非常感兴趣,问道:“那如何来做呢?”
比丘说:“接下来你可以进一步地受习戒律,来修习这一部分内容。”比丘告诉他:“不要把戒律看得很神秘,或者很可怕、很严肃。其实戒律是一种生命关怀。我们从一种生命关怀的角度去看待戒律,选择适合你自己、觉得能接受、你愿意去做的,从这个地方开始就会很好。”然后比丘就为他介绍了杀、盗、淫、妄、酒五条戒。
这个年轻人就开始思考这些戒律。他想到了杀生。他发现以前忙忙碌碌的时候,天天忙着事业,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大富的人家,经常举行宴会。每次搞活动,后厨里都在屠宰牛、羊、鸡、鸭。他过去因为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感觉,也没什么想法。
但是自从内心慢慢变得清净了一些之后,在家的时间也多了一些,自己已经开始对后厨中那些动物的惨叫声感到很不舒服了。现在听到师父说五戒之一不杀生,他觉得这一条很对自己的胃口,因为他已经很讨厌这些声音跟这样的事情了。
比丘告诉他:“其实,不杀生是一种非常博大的精神。不仅仅是不在你家里杀——不让自己眼睛看到,不想听到这些惨叫,最好见到的都是微笑和愉快安宁的场景。不杀生,实际上还是对这个世间每一个众生的承诺,不愿意去伤害他们的生命。”比丘就问他:“你觉得自己有这样的发心和愿望吗?”这个年轻人想了想说:“我是愿意的。我本身也不是一个嗜杀如命的人,我只想要快乐,我只想要去除我的不快乐。”于是他就接受了不杀生的戒律。
关于邪淫的方面,他反思到,作为“高富帅”这样的人物,肯定会有很多所谓的“烂桃花”让自己一再卷入到烦恼中。而且在外面本来是想要快乐,结果有的时候爱上了别人但是不能得到,也很烦;有的时候别人爱上了自己,但是自己不喜欢对方,被纠缠也很烦;双方都很有感觉,但是因为大家都结过婚了,都是已婚人士,又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总归觉得:怎么找到一个快乐就那么难?而且回家的时候又得看着妻子幽怨的眼神。别人家全家很幸福地一块聚会,而自己因为实在不想面对妻子的负面情绪,也会选择逃避出去。这个时候心里觉得挺孤单的——自己明明有家庭,怎么弄得像没有家庭一样的感觉。所以他就意识到,这方面带来的烦恼还是很多的。于是他就跟比丘说:“那我来试一试,我发心先受持不邪淫这条戒。”
受持了之后,因为受戒的原因,他就再也不起非分之想了,因为不允许。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设置了底线,顿时生活清净了很多。他也再次回归家庭,终于也能够像其他朋友一样,一家人在一起,很安心。丈夫像个丈夫,妻子像个妻子,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这个时候他觉得其实还是挺好的。
他发现,有时候我们去追逐快乐,其实也在破坏着快乐,这里边的味道非常微妙。他慢慢开始重新筛选自己的生活,感觉到自己整个的状态越来越好,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羡慕。
当下一次比丘又来托钵乞食的时候,他很恭敬地供养了很多,然后再次问这个比丘说:“师父,还能得到更多吗?”
比丘说:“我很理解你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红尘间,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即使你现在拥有了幸福稳定的家庭,拥有了足够的财富,而且你也有足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其实人生还是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红尘间生活其实是艰难的”。
比丘说,“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苦谛。苦,它是‘逼迫’的意思。其实在红尘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在受着无常和八苦的逼迫,这就是生命的实相。并不是你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共同经历的。终有一天,我们会跟我们的家人分离;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向衰老;终有一天我们会面对死亡。”所以比丘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理解你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还有没有更高的可以追求呢?”
比丘说:“有。接下来,如果你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你也可以尝试进入另外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是一条追求了生脱死,彻底出离轮回,达到生命究竟圆满的一条追寻的道路。因为在家的生活,分心的事物比较多,你的时间要分配在各个方面,难以集中精力。要想走上这样一条路,出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帮助你集中精力。”
富家子他思考了很久。
后来,他想到确实是这样:我也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既然已经得到了这样的生命,而且也拥有这样的可能性,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于是,安排好了家人之后,他就毅然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果然没有什么世俗的事务了。不再去打理工作了,也不需要去照顾家人,他就准备要好好的修学,了生脱死。他的师父们开始教授他经典,教授他戒律,教授他论典,学习了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他很精进,很发心,什么都要学。但是学着学着,他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他发现好像出家了事情也不少,而且法喜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有的时候为了教理,微细的戒律,也蛮疲惫的。而且经常看到别人不如法,这个人做得也不好,那个人也有好多问题。突然他觉得挺迷茫的,好像这不是自己当初想要的。于是他想还俗了:“是不是我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
比丘知道了他的想法了之后,就告诉他:“既然你出家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去见佛陀,向佛陀请教问题出在哪里?”佛陀知道了他的想法,就告诉这个年轻人:“你确实非常的好学,你拥有足够的野心,足够的精力。为了追求幸福和真理,你一直在追寻,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你在追寻的过程中,执着于追寻,你忘了你根本的目标是什么了。那目标是什么?”
他说:“我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是为了快乐,为了追求幸福。”佛陀告诉他:“但是你在追寻的过程中,你没有把握快乐和幸福的核心。”这个年轻人就问:“核心是什么?我学了这么多的经、律、论、规矩、仪轨、念诵、辩论,知识我都掌握了,为什么还说没有核心?核心是什么?”
佛陀说:“核心就是你当下的这一颗心。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生命关怀而来,最终都要从心上面去落实,都是为这一颗心服务的。所以,我们只有从生命关怀的角度、从回归自心的角度来统摄我们所有的追寻,所有的知识,所有的努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佛陀为他说:“一切修学的核心,无非就是生命关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回归到自心来下功夫、实践。打理好了自心,就是打理好了一切。所以你不用觉得出家了之后,事务太忙,学习的东西太广。如果你能一切回归自心,打理好你这一颗心,你就是打理好了一切。好好的去努力吧!”
这个年轻人他突然感觉到有一种融会贯通。然后他不管学什么,首先就要问自己:我学的这个内容,对我的心有怎样的滋养作用?有怎样的启发作用?有怎样的调伏作用呢?当他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出发点来吸收所有的经典、戒律和论典的时候,他发现每一个部分,都从不同的角度在滋养着自己的心灵,提升着自己的心。从此他再也不觉得迷茫了,再也不觉得困难了。他再次恢复了当初的那种动力,全部都回来了。不久之后,他就证得了圣果,达成了他自己了生脱死的目标。
佛陀针对这个年轻人,就讲了这样一个偈颂:
此心难觉察,
随欲望流转,
智者善护心,
心获得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