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前几天,我回到家乡,给祖坟扫墓。那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扫墓有什么意义,不禁陷入了沉思。
请问,关于扫墓的意义,佛教是怎样教导的呢?
这是追求真实佛法的人才会产生的疑问,非常难能可贵。
一般人们扫墓,都是为了缅怀祖先,感谢祖先的庇佑,或者追思逝去的亲人,为逝者祈福。
扫墓时,很多人会烧冥钱,这寄托了生者希望逝者在死后的世界里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
而且,上坟不仅仅是为了寄托哀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难以想像逝去的亲人真的就化为了乌有,总觉得来到逝者的坟前,就能够与其有所交集。
但佛法告诉我们,去世的人是绝对不在坟墓里的。
被弥陀所救之人,死后会往生净土,为弘扬佛法而大显身手,当然不会待在坟墓里。
而没有得到弥陀拯救的人,后生将不得不长久地遭受痛苦,所以也无法聚集到坟墓里。
佛教告诉我们,扫墓其实是我们得到弥陀拯救的殊胜善缘。
每年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死于交通事故。我们就算听到报导说,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几万人,也丝毫不会感到震惊。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场场悲剧。
父母失去爱子,孩子失去双亲,妻子失去丈夫,丈夫失去妻子,留在世上的亲人们都坠入了悲痛的深渊。
而瞬息之间就夺走了对方生命的肇事司机,则大多数都因此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前途。
尽管如此,我们却只是以呆滞的目光观望着那些数字,内心深处没有丝毫人性的震颤,对死亡完全是麻痹的状态。
没有无常观,就不可能产生决死的闻法心。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在五欲的驱使下四处奔波,静下心来凝视自己的时间却实在是少之又少。
但是其实,生活越是忙碌,我们就越需要停下脚步,留出时间反思自己的人生。
无论是讲演还是相声,如果没有适当的停顿,只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都会给人肤浅的感觉。
水墨画是因为有适当的留白,才会使画面整体变得意境悠远。茶室也是由于其简约素净的风格,烘托出了“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
而交通事故则是因为缺少从容镇定的心境,转瞬间就造成了血肉横飞的惨剧。
因此,越是忙碌,就越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寻找时间隔绝世俗的一切,冷静地反省自我。
扫墓,无疑是我们静静地跪在坟前凝视人生的难得契机。
这时,我们会意识到自己也有离开人世的一天,意识到生死一大事的存在,从而认真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仅仅是流于祭奠供奉这些形式,则扫墓只会以一场祖先信仰的迷信告终。
然而,如果合掌于坟前时,凝视无常,凝视自身的后生一大事*,那么就会是一次有意义的扫墓。
来源:象山弥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