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争还是不争,佛教是如何看待“争取”的

南普陀寺 2023-09-11 09:34:58

争还是不争,佛教是如何看待“争取”的

在佛教修法中,大乘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其中有一度就是修忍辱波罗蜜,在经典中也常见到佛陀告诫弟子要“无诤”,由此而引发学佛人常问的一个问题,在工作生活中遇事情到底要不要争?是不是应该什么都不争、不要,遇到别人争抢就要退让,视吃亏为福呢?这样做会不会助长他人的贪心呢?到底应该怎么做?”

争还是不争,佛教是如何看待“争取”的


一、看发心

佛陀教弟子要忍辱柔和,要无诤,都是为对治贪嗔痴等烦恼习气,是要我们放下这些无益的执着,这是从内而外的一个过程,并不只是表相的不争。争与不争,首先要看发心。比如你想发大财,想要牟取暴利,想要有更多的钱供自己享受,你努力地去争取,这个争,是为了私利,这个时候就是要不争;如果你是在努力学习,在修行上精进用功,想要更进一步提高自己,想去争取到这个机会,这个属于精进,那就努力去争取。

二、对人还是对已

站在自身的角度,与他人有利益冲突时,不争,舍弃自己的利益,成就他人,这就修行,不争、吃亏皆是醍醐甘露;站在他人的角度,如果不争会助长他人贪心,自身发大慈悲心,为度他人,可以争,但要以智慧观察因缘时机,以免未度他人,先助长自己的贪心和嗔心。

三、不同因缘不同选择

佛子心怀慈悲,但并非软弱无能,慈悲显现,行有多门。若为度化他人,应视根机不同而应以不同方式。有时忍让不争,是为慈悲感化;有时为了大义,舍身不辞,又极力争取。何时争,何时不争,要以智慧观察,先观己心,降伏己心,再辨外境,示度他人。


总之,佛弟子在世俗生活中要善观已心、善观因缘,当争则争,争也无争。


来源:南普陀寺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