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寒山寺各馆齐开放,推进人文寺院建设

苏州寒山寺 2024-01-05 15:01:33

寒山寺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经千五百年风雨,存深厚历史底蕴,薪火不绝,灯灯相传,历任住持皆有学养,多能重视文化弘扬。进入新时代后,寒山寺汲取历史经验,荷担时代使命,更加着力探索人文寺院建设之路。

寺院建设,首重清净道风。以道风为地基,可为文化事业提供保障。僧团的清净庄严,似源头活水,使寺院的种种文化建设保持稳定有力的精神内核,不堕偏邪。寒山寺始终坚定正信正行,固戒律之基,护戒如护眼目。涵养道风,完善僧格,严净毗尼,更依大乘菩萨道,循“饶益有情”精神,以文化为引导,启化人心。坚持持戒兴教、文化立寺、文化兴寺,倡和合精神,促进人心和善、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际和顺。

迈入2024年,新年新气象。这一年,寒山寺继续不断探索佛教文化发展新模式,推进文化兴寺新实践,充分挖掘佛教义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契合点,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结合禅宗文化、江南文化,赓续文脉基因,搭建文化平台,组建文化团队,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建设带动寺院全面发展。

这一年,寒山寺继续丰厚寺院文化载体,新年之初,同时开放和合书屋一馆及二馆、佛教中国化成果展馆、和合琴社等,借有形的设施,推动无形的精神传承,将“人文”落实于一座座馆建上,落实于四众弟子心内,落实于倡和合、求和谐的实效成果中。

持戒兴教,文化立寺,文化兴寺,寒山寺一直在路上!


各馆一览

2024,人文寺院建设


以和合文化推动人心向善,促进社会和谐

和合书屋一馆

秉持文化立寺、文化兴寺理念,寒山寺在2000年落成和合书屋,并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谈笑有诸哲,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方上塘河,映入眼帘;半晌读书日,如坐深山。坐落于枫桥大街的和合书屋,是苏州城市之中读书静坐的好去处,为人们了解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极佳的环境与极大的便利。


书屋内,一片幽静

书屋外,凭窗远眺,河水潺潺

和合书屋二馆

二馆新葺,以待君来。清逸雅致,窗明几净。潺潺流水,郁郁修竹,窗外所见之景,经冬而不改其妆容。拱廊式布局,耳目一新。文史哲艺,精品典藏,尽在眼前。入乎其内,漫步其中,似有穿越时空之感。

经过两次扩建,和合书屋现总面积已达1500平方米,藏书约15万册。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平台的打造,数字化科学化的管理服务,学术化的建设,见证着寒山寺近年来重视人文、服务社会的努力。

佛教中国化成果展示馆

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当前佛教界的重大课题。馆中物理呈现与数字化互动有机结合,呈现佛教中国化成果,进一步探索佛教中国化的寒山寺模式,展现当代佛教的良好精神风貌。

述往事,思来者。守规约,传祖训,继法脉,承宗风。绍隆佛种,荷担家业。历尽旧风雨,迎来新契机。一颗和合心,温暖人间;共走和合路,光耀大千。

和合琴社

大休祖师,禅学琴学皆佳绝。以此因缘,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推动传统琴乐的创新发展,也成为寒山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六时修心念,琴声调气脉。操今虞琴社之技法,清微淡远,博大和平;传和合文化之精神,以乐疗心。

和合美术馆

玉佛迎门,贝叶经存;自在观音,静观前尘。大休、近舟,近代禅门巨擘,书画陈列。香炉、缂绣,历史非遗精品,流转其间。在历史长河中,佛教寺院常常承担着“博物馆”的功能。不仅大量文物赖寺院保存,佛寺建筑、佛教造像,自身也常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故而,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是佛教理应担当的责任,是当代佛教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兴寺”的重要实践。基于此,寒山寺自2020年即正式开放和合美术馆,使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合文化的标志性窗口。



无论是书屋、琴社,还是艺馆、展馆,诸多建设,都期望以文化为媒介,展现寺院清净面貌,使寺院从普通人眼中的“香火”之地,转化为综合性的文化弘扬场所,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阐释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讲好中国佛教故事。将佛教的智慧融入社会,用于社会。以人为本,扎根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