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法门龙象:一代高僧跋陀禅师

来源:少林寺 2022-05-27 11:23:35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太室山南麓,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寺因山而得名。众所周知,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中国嵩山少林寺,是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的。据《魏书·释老志》载曰:“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目前,少林寺已历经一千五百余年,为海内外民众敬仰,少林文化源远流长,禅宗思想荫庇后世、泽被苍生。而这一切的延续与发展,都与跋陀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跋陀禅师的生平及事迹

少林寺山门前东石坊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

跋陀是位印度僧人,也被叫作“佛陀”和“僧伽佛陀”。据说他出家后,“学务静摄,志在观方”,即是说,他一边学习禅观之法,一边漫游各地。据说,当时和他一起修炼的五位道友先后都已证果了,只有跋陀一无所获。尽管他勤苦修持,还是无济于事,以至于起了轻生的念头。他的得道朋友劝导说:“修道要藉机缘。你与震旦(中国)很有缘分,为什么不到那里去修炼呢?”道友的话让跋陀顿开茅塞,于是跋陀开始随朋友游历各国。他们先西行,到过“拂林国”(就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它的一部分领土在地中海东岸。然后,又沿着丝绸之路东行,经过西域诸国,来到佛法兴隆的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这时正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前后。

孝文帝喜好佛法,因此对西域来的高僧优待有加。孝文帝为跋陀禅师“别设禅林,凿石为龛”,供给财物。“石龛”又称“石室”“石窟”,是和尚们坐禅及观像的场所。据说平城城内有一位姓康的富翁,特别爱好佛法。他特地为跋陀建了一所小寺院,跋陀常常在里面坐禅。有一次,孩子们从门缝内看见室内似乎起了火,就惊慌地报告了康家主人。但当人们赶到时,却只见跋陀依然在室内潜心坐禅。于是大家都认为跋陀禅法的玄妙,他已“得道”了。

北魏太和十九年九月,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迁都洛阳,跋陀禅师也随之南迁,来到河南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以供他禅修。但跋陀“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故此,孝文帝又在少室山为跋陀敕建寺院,名为少林寺。此后,跋陀禅师便住持少林寺,并先后迎来印度两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在少林寺翻译一些重要经书,包括《十地经论》等。

跋陀禅师先后度化僧稠(公元480年~公元560年)、慧光(公元487年~公元536年)等人,他们也都是当时盛名的禅师。据传,跋陀禅师在收慧光为徒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是在太和廿二年四月初,跋陀到洛阳城去参访。他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有一童子正在街上踢毽子,正踢,反踢,竟然一连踢了五百个。围观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喝彩。跋陀思忖着:“此小儿有功夫,将来学佛法也会是好样的。”随后,他就把那童子唤过来,用禅杖轻轻地敲敲他的头,声音清彻,知道他是个可以培养的法器,便问道:“你愿意跟我出家吗?”童子高兴地回答道:“我早就想出家了!”在与童子的家长交涉后,跋陀便将他带回了少林寺,取法名慧光。当时慧光仅十二岁。在跋陀的精心传授下,慧光最后成为弘扬《四分律》的律学大家。

僧稠禅师也是一位得道高僧,大约在延昌二年(公元513年),他外出参学回到少林寺,向跋陀禅师讲解了自己修禅的成就。跋陀禅师听后,非常高兴地赞赏道:“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大约在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僧稠接任了少林寺“寺主”的职务。

二、跋陀禅师的“止观”法门——“四念处”“五停心”

少林寺山门前东石坊

跋陀开创(西面)祖源谛本(东面)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

跋陀禅师在少林寺所传的禅法,叫做“三藏心禅”,它要求修禅者既诵读佛教的经、律、论这“三藏”,又要求他们潜心坐禅。这也是传统的印度禅法。在佛教禅学思想上,跋陀禅师提出了“四念处”“五停心”的止观法门。

“五停心”是指用五种方法来对治五种心病,借以停止内心的贪欲、嗔恚、愚痴等五种过患。“五停心观”依次为:一为不净观,指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通过观想自他色身不净而息止贪欲心;二为慈悲观,又称慈心观、慈愍观,指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心;三为因缘观,指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空无自性,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心;四为界差别观,指通过观想十八界等诸法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以对治我执我慢心;五是持息念,即念持出入息,令心息相依,对治散乱过患,而停止其心。

修习了“五停心”,心便得定,则应进一步修习“四念处”。“四念处”即身念、受念、心念及法念——身念处,观察身体为不净物,即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心念处,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为无常;法念处,观察法的无我,法为除前面三者所剩下的一切,法无自主自在的性质,即诸法无我。这四念处就是要求修禅者认识到“自身不净”“所受为苦”“心实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从执着、愚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寻得真如自性。

“五停心”与“四念处”的止观法,涵盖了跋陀禅师一生的佛教禅学思想。“止”是禅定,“观”是般若,修“止”必须同时修“观”,这也符合由戒入定、因定生慧的佛教思想。

三、跋陀禅师对后世的影响

石坊柱子上刻对联,上联为“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下联为“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

据史料记载,跋陀创立止观法门之后,各地息心修禅、慕跋陀之名而聚集于少林寺人,经常达数百人。在少林寺,跋陀一边教弟子们坐禅,一边又辑出一些经义,先后在寺内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书,供弟子们学习。每年4月16日及7月15日,是为期三个月的中国佛教徒“夏坐”时间。在此期间,跋陀及各位比丘都会闭门谢客,专心坐禅、诵经、写经、诵戒本。当时,少林寺蔚然成为大的禅学中心之一。

跋陀禅师是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的禅法得到后世弟子的弘扬和传播后,更加促进了佛教大小乘禅学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在跋陀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有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远渡重洋、“一苇渡江”,至嵩山少林寺后山山洞,面壁九年,倡导“壁观”法门,并提出“二入”(理入、行入)、“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核心禅法,首创禅宗,威名远扬,直至今日。而两位禅师的禅法思想,在经过后世弟子的弘传后,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相互影响,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禅学思想。

纵观跋陀禅师的人生经历及禅法理念,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集大成者,且是集智慧与胆识于一身的一代高僧。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授之下,才使得后世弟子勤奋钻研、精进修行,更将佛教禅学一脉延续下去、薪火相传。

(原载于《正法眼》2011年第1期。作者邹相系少林寺官网主编、《禅露》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