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朱封鳌:略论天台宗对中国佛教各宗的思想影响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1-11-11 10:35:55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

【内容提要】汉传佛教第一宗——天台宗,是智顗大师(538-598)于陈隋年间居天台山创立的。他首创五时八教、止观双修等学说,在继承印度佛学和融合中国儒道两派思想方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被尊为“天台学”。后起的中国佛教各宗,均受到它深刻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天台学 律宗 华严宗 真言宗 禅宗 净土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一个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最早模式。它创立于陈隋,兴盛于唐,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又以特有的教理和实践盛行于世。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是智顗大师(538-598)。他首创五时八教、止观双修等学说,“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引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1],在融合印度佛学和中华儒道两教的思想基础上,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形成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体系,被尊为“天台学”。南宋僧宗鉴著《释门正统》8卷,志磐著《佛祖统纪》54卷,均提到天台教学对中国佛教诸宗的思想影响,并进一步归结于大乘佛学一体的道理。现举要分述如下。

1、对律宗的影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至六朝,戒律亦渐完备。罗什在长安时,弗若多罗等译《十诵律》;佛陀跋多罗在建康译《僧祇律》。梁时,北方有道覆律师,始作《四分律疏》,后经慧光继承其说,从此遂发扬光大。智者习《法华经》,对于戒律亦曾精研。陈高祖永定元年(557),他曾依慧旷律师,学戒律及方等,深有领会。陈后主至德三年(585),奉诏出金陵,在太极殿开讲《仁王经》,并为太子授戒。陈后主至寺,“于众中起拜殷勤,储、后以下并崇戒范”。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晋王(炀帝)敦请智者至扬州。十一月,为晋王授菩萨戒,赐号智者大师。智者亦以精通戒律著称,撰有《菩萨戒经义疏》2卷,章安记录。

最早将天台戒律和止观教义摄入律宗的是道宣(596-667)。他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武德中,居终南山白泉寺,精研律义,著有《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羯磨》、《净心诫观法》、《教诫律仪》等。他声教广被中国,受业传教弟子可千百人。在关中立戒坛时,四方诸州,大河南北,及长江上下游各州均依法受戒。道宣将天台宗的止观义理,结合在戒律之中,认为持戒应以止心为本。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2]中说:

原夫大雄御寓,意(岂)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总归为显一理。但由群生著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如其所怀,开示止心之法。然则心为生欲之本,灭欲必止心元。卜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法,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故特须尊重于戒。故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持戒之心要唯二辙: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后进前修,妙宗斯法。

文中说的“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于定法,发定之功,非戒不弘”,是把天台宗定慧双修的做法,提到持戒过程中的最重要地位。在《净心诫观法》卷5《五字释名法》中,他又指出:

净心者,于汝现行烦恼诸部过患,教修对治,令汝即时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于大乘清净信心,趣向菩提种性住处。

又《诫观五停心观法》云:五妄想者,如除剌树,先断其根,故修五观,息五过。止不令起,故名停心观。因修此观,现恼不行,得小解脱。所由之处,戒定调柔,渐证神通,名大解脱。十障灭尽,名真解脱。莫不因今五停观法,如是修入,名为净心。[3]

这是说,持戒必先净心,使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先修五停观,息五过,逐渐从小解脱、大解脱,直到真解脱。这与天台宗的说法十分吻合。

玉泉寺高僧弘景,是道宣的再传弟子。他在奉敕三度入内宫作授戒师时,反复向武则天申述了“心转明净发生定慧”的义理,强调“五停观法”。这正表明了他对天台与律宗关系的理解。

弘景的法嗣鉴真,兼通律与天台教观。天宝三年(744),他第四次东渡时曾礼天台国清寺,带去天台宗三大部等典籍,后至日本弘扬律宗与天台宗。日本高僧最澄,精通台、密、律三教,正是受了鉴真的法乳。至于惠真,更是精通毗尼,后又从义净律师(635—713)处得读梵本律藏。任持玉泉寺时,被称为“荆南正法”,和国清寺的玄朗大师齐名。一行、法璨大师,均出其门下。上述足以证明天台宗对律宗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2、对华严宗的影响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主要研习对象的佛教学派。《华严经》中国译本大部有二:一、晋译《华严》60卷;二、唐译《华严》80卷。晋译《华严》系佛陀跋多罗在建康译出,其时罗什的弟子慧严、慧观亦参与译事。慧观等判教以华严为顿教。梁陈间,研究华严渐盛,至唐初才形成学派。

华严宗受天台宗的影响很深。首先,华严是以天台的止观义理为其根本教理的。华严宗的始祖杜顺(557-640)在《华严五教止观》中说:

第一、法有我无门。……若行者观此十八界,断前等烦恼,得离我、我所,此即解脱能观之心,是智所观之境,无人名得人无我智也……此略出说小乘破我执。

第二、生即无生门。生即无生门者,就此门中,先简明相,后入无生门……法实非有,妄见为有,由妄见故,即谓真如涅槃可得,生死有为可舍,为斯见故,是故成病。今知法空,如法无谬,故成于观。

第三、事理圆融观。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者是理,心生灭者是事。即谓空有二见,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

第四、语观双绝门。夫语观双绝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是也。即于上来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

第五、华严三昧门。但法界缘起,惑者难阶。若先不濯垢心,无以登其正觉。[4]

这里说的五教止观,是圆宗最初之观,即约五教各别止观。第一、法有我无门,即藏教中的人无我。人体为五蕴的假和合,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称人无我。约此观,是为破我执。第二、生即无生门,是法无我智,约此观可破人空法空。第三、事理圆融观,则接近于止观中道。其中说到“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者是事,所谓空、有二见,自在圆融”时,他还以水波相喻:“空有圆融,一不一故,犹水波为喻,高下相形是波,湿性平等是水,波无异水之波,即波以明水;水无异波之水,即水以成波……水之与波,别而不别。”这里很明显地归结于中道实相。至于第四、第五二观,提到了真如和法界缘起,更明显地表明它与天台的真如缘起论是共通的。

其次,对待法界问题的看法,华严也是深受台宗影响的。台宗为差别尘沙事相而立十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智者在《摩诃止观》卷5中说:“法界者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摄,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界,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华严则在智者所说的十法界基础上,为分别圆融无碍之义,特立四法界。澄观的弟子宗密在《注华严法界观门》中说:“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他认为,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之本性。“万有即是一心”,可用天台宗说的“性具三千”的义理去解释,法是轨则,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因为它随事分别;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因为诸法性不能变易之故。性、分两者互相交络,则成理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这是从天台宗十法界的说法中受到启发,再从横的方面提出四法界去圆通它。这就成了后来佛学界关于法界问题所公认为真理的横竖二门(四横十竖)。

在判教方面,华严三祖法藏撰《五教章》4卷,讲述五教的教义: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根据四部《阿含》、《毗婆沙论》等,讲说灰身灭智的涅槃法;大乘始教是大乘的初门,分相始教与空始教两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为空始教。此二教均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称始教。大乘终教根据《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等,说真如缘起之理,明一切皆成佛之旨。顿教是强调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圆教是根据《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这里又分别教一乘和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开示圆融不思议法门,完全异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可见,华严宗的五教说,与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大同小异。故《华严经疏》卷2说:“(华严)教类有五,即贤首(法藏)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说:“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这就是说,华严“五教”,不过在天台化法四教的基础上,加一顿教而已。华严四祖澄观在《华严经疏》卷2中说:“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旁化菩萨。二、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菩萨旁通二乘。……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四、圆教。以不偏为义。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秘密、不定。”又说:“然此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5]可见,在判教方面,华严宗也是深受天台宗的影响。

3、对真言宗的影响

真言宗,又名密宗。唐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称《大日经疏》)卷1称:“真言,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龙树《释论》谓之秘密号,旧译云咒,非正翻也。”[6]

自汉代以来,所译的佛经中说有密咒。智者倡导的天台宗化仪四教中,就有秘密教。它是根据慧思大师《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所说,应用显、密两种不同方法化导众生。因为众生的根性和基础不同,虽同在一会上受教,所领悟的也各不相同,故须在会后再用秘密的方法分别传授。但这种秘密教和唐代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72-732)的真言密教并不相同。

真言宗之传,是从唐玄宗时开始的,其时善无畏来华译经,译成《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世称《大日经》)7卷,《苏婆呼童子经》3卷和《苏悉地羯罗经》3卷,称为密宗三经。其中《大日经》,是他和一行于开元十二年(724)奉敕于洛阳译出的。

一行(673-727),是天台宗玉泉系惠真的弟子,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人。早年博览经史,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于惠真座下学习天台教观,颇有建树。据《天台山全志》记载,他在开元初年受敕编制《大衍历》,到处访师求教,后至天台山国清寺。“见一院,古松十数,门有流水,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来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又谓曰:‘门前水当西流,弟子亦至.’一行承其言而趋人,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而门前水果西流。自此声振遐迩,公卿籍甚。”后著成《大衍历》,并在国清寺进一步研习天台教法,融合于真言宗。今国清寺丰干桥西侧尚有“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东侧有“唐一行禅师之塔”。

一行在与善无畏译出《大日经》之后,又以天台教义加以阐发,撰《大日经疏》20卷。第20卷谈到三落叉与天台宗三相、三观的关系,云:

落叉梵音,是相义亦是见义也。我于种种经教中,凡有持诵相应处,多言诵一落叉或三落叉等。或言为除罪障故诵一落叉,极重障者不过三落叉,便得罪业清净。然此义有余,今当决之。所谓落叉者是相也。若得三相当是罪得除也。先明身相,谓身体先时粗重,今则轻安,乃至或行百里千里,迅疾而往不觉劳倦,速疾异常。先时静坐系缘,多为小虫蚊等所恼,今悉不生,无复腻垢可恶之相,广如《大品》中所说,此是身相也。口相者,随有所诵,暂发声时本尊即至。又如《大品》所说,口发诚言,非人不娆于他之类,皆是语业净相也。意亦有殊异相,谓发生无量慧解,如经一月四月分别不尽等,或先时贪嗜如是如是食味,或不得者,身即不安;尔时寂然不复思念,乃至多日不食,恬然得喜悦之味,无余食想,身亦不困;或先多种种烦恼,今皆净息,皆是意净相也。由具此三净相故,名三落叉。

……然上来明离一切相,今说三相,与此云何相应耶?今答:此三相以阿字故,此三字即一相,亦非一亦非异。如天台所解,与此略同。谓一相一切相,非一非一切,即相即无相,即非相非无相,皆是此意也。

如是三相,平等住实相,是三落叉义也。身实相是一落叉,除一切身垢;语真言相是二落叉,除一切语垢;意实相是第三落叉,除一切心垢。三垢除已,三功德生,即是分证如来功德也。……即此三相入阿字门故,离于三相一相平等。如是照见,是三落叉义。[7]

三落叉是梵语,真言宗中有好几种意义:一是指念诵陀罗尼之数。落叉原为数名,十万称落叉。二是依深秘解释,则落叉为相、见之义,即见本尊字(种子)、印(三昧耶形)、形(三平等实相)。这里,一行把真言中的三落叉,与天台宗修法华三昧的论经与数息等联系起来,还把天台宗说的如来示相说法与真言宗三本尊中的字、印、形结合起来,并归纳到《法华经》中的三相(解脱、离相、灭相)。根据《法华经文句》卷7解释:“解脱相者,无生死相;离相者,无涅槃相;灭相者,无相亦无相。”灭相既然达到生死涅槃无相,无相亦无,则即是非有非无的中道。这样,“三落叉”就与天台宗“三相”相通。此外,天台宗的“即空、即假、即中”三观,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不生际,它与真言宗观念“阿”字的方法相同。阿字观有三别:一、声,二、字,三、实相。声观是坐法与印相如常,中每出息唱阿字,其声付意,息息不懈,修时妄相自息,其心寂灭,真智自生,调悉一心本源。字观是先于我身之心中,观圆明月轮,于其中观八叶白色之开莲华及金色之阿字。

真言宗与天台宗的同异,日本证真大师在《天台真言二宗同异章》中,分析得十分清楚。他指出,真言与天台教同、行同、人同、理同。教有七同,即:一、二宗同明一佛乘,二、二经同名秘密藏(《法华经》亦名“一切如来秘要之藏”),三、二经同是圆教义,四、二经同是醍醐味,五、二宗同依《智论》,六、二经同明界外义,七、真言祖师依天台。在谈到“二宗同依《智论》”时,有人怀疑真言并不全依《智伦》,证真肯定地指出:“《大日经疏》释彼宗义,但依龙树《智论》释义,亦以《中论》中道为本。《义释》云:龙树阿阇梨中道正观无生义成云云。天台亦尔,岂可不同耶?”[8]

证真认为,行有五同,即:一、密教观门同《法华》,二、同明中道三观行,三、同明自心成佛行,四、同明速疾成佛行,五、同明即身成佛义。在谈到“同明中道三观行”时,他特别解释道:“《释义》第二云:中道正观即是心佛显现,故曰:正等觉句。又即空即假即中,故曰如实遍知。又第一释方便为究竟云,以中智观之。又云:方便波罗密满足,即是究竟不思议中道。”

证真指出,人同也有四方面,即:一、同明久远成佛果,二、同明毗卢遮那佛,三、同明佛果是中道,四、秘教佛德同天台。至于理同,则是同明中道为极理。

有人提出疑问:一行禅师是天台门人,故《大日经疏》依天台义,以《大日经疏》证二宗相同,是否妥当?证真回答说:无畏和不空虽译《大日经》,但不释其义,而一行和尚面受善无畏三藏,传真言义理制《大日经疏》,故真言宗以《义释》为本文,以一行为祖师,怎能怀疑一行的疏有失真言原意?还有,高野亦有20卷疏,义理与一行的《义释》相同。高丽觉苑面受无畏,非天台传人,亦作此释。再如睿山大师本学法相,弘法大师本学三论,并无本执,以同密宗。由此看来,一行的《大日经疏》原是弘发真言的本义与天台相同,而并非出于对天台偏爱的本执。

4、对禅宗的影响

禅宗自称教外别传,说在灵山会中,如来拈花,迦叶微笑,便是付法。故其宗不立文字。印度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来华,为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至唐初已传承六代,称禅宗六祖。慧能与同学神秀分为南北二宗。

禅宗虽主不立文字,但也有《语录》。其基本著作是慧能(638-713)的《坛经》。此经系他的韶州大梵寺为大众说法,后由门人法海整理而成。《坛经》的中心思想是主张“定慧一体”,认为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在《坛经•定慧品》中,说: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9]

定慧又名止观,摄止乱意称定,观照事理称慧。定慧双修是天台宗的一贯主张,《法华经•序品》中说:“佛子定慧俱足。”《坛经》中的说法,显然是从天台宗止观而来。这从慧能的弟子神会(686-760)在解释定慧等义(见《荷泽神会禅师语录》,日人石井光雄影印本)时,也可得到证明:

悊法师问:“云何是定慧等义?”答曰:“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定。以能见念不起,空无所有,即名正慧。若得如是,即定之时,名为慧体;即慧之时,即是定用。即定之时不异慧,即慧之时不异定,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即是定,即定之时无有定,即慧之时无有慧。何以故?性自如故,是名定慧等学。”

为了悟彻定慧之学,故禅宗是主张以无念心来诵读天台宗的主要经典《法华经》的。当弟子法达对慧能说“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时,慧能即示以偈语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10]

慧能等禅宗大德经常说是“明心见性”,其根源也来自天台宗。所谓明心,即通过一心三观,使心境明了;所谓见性,即是悟彻中道实相。

唐初,对禅、台两宗的融通起了重大作用的另一位禅宗高僧是玄觉(665-713)。他是温州永嘉人,少年出家,先学天台止观法,后往曹溪谒慧能。相传他与慧能一问答,即悟了顿教思想,随即就要告别,而慧能留他住了一宿。因此,世有称其为“一宿觉“者。

玄觉著有《水嘉集》,提倡融合天台和禅宗的思想。《永嘉集》之《优毕叉颂第六》,(《大正藏》卷48-P391)提出“观心十门“,即:一、言其法尔,二、出其观体,三、语其相应,四、警其上慢,五、诫其疏怠,六、重出观体,七、明其是非,八、简其诠旨,九、触途成观,十、妙契玄源。基本上是参照天台宗的十乘观法进行观心。例如: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11]

明是非,即明“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不能隐于有无是非之中。最后达到洞悉“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的中道实相境界,一切非空非假,双照空假。这样自然能破是非之惑,而明真如法性。又如: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寰中矣。[12]

这里谈的“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与天台宗十乘观法中的观不思议境完全一致。

据《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记载:玄觉禅师晚年与天台玄朗大师交往甚深,时来天台参禅,其《答左溪朗禅师书》云:“玄觉粗得延侍,钦咏德音,非言可述,承怀节操,独处幽栖,泯迹人间,潜形山谷,亲朋绝往,鸟兽时游,竟夜绵绵,终朝寂寂,视听都息,心累阒然,独宿孤峰,端居树下,息繁飨道,诚合如之。”他在与玄朗大师的交往中,进一步研习天台宗的止观精髓,并把它引入到禅观中来。

禅宗在天台山有深厚的渊源。唐代,除玄觉禅师外,灵祐禅师也曾“游方至国清寺受戒,与寒山拾得交往”(见《宋高僧传•灵祐传》)遗则禅师又自牛头山南游天台,隐于瀑布之西岭佛窟岩,弘扬牛头禅。这也是形成禅宗与天台宗关系密切的因缘之一。

5、对净土宗的影响

净土宗是倡导通过修持往生净土之教。净土思想始于北魏昙鸾。他精研《观无量寿经》,曾南游,为梁武帝所重。晚年居汾州玄中寺,专持净土,撰《赞阿弥陀佛偈》、《略论安乐净土义》,广传于世。

净土宗与天台宗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称“教在天台,行归净土”。净土宗认为无思无虚,心不颠倒,唯念弥陀,即可往生。因此,提出四种往生净土之说,即:正念往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狂乱往生(若人一生恶业,临终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念佛,而得往生)、无记往生(平生发得归命信心,临终心神衰弱而无记,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意念往生(若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弥陀,亦得往生)。净土宗主张息止缘虚,凝结心念,与天台宗所主张的四种三味相似,即强调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正如《摩诃止观》卷2中说:“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13]《法华玄赞》则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14]

关于净土的情况,智者在《净名经疏》中,曾描出过轮廓,作理论上的探索。他认为,净土有四,即:一、凡圣同居土。这是凡夫及声闻、缘觉的圣者同居的界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是断见断思、烦恼,出离三界生地之人的生处。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断惑之人的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尚有变易生死,故名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由于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无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这是别教十地以上、圆教十住以上的法身菩萨所居。四、常寂光土。“常”,指法身,即本在常住之体;“寂”,指解脱,即一切诸相永寂;“光”,指般若,即照诸相的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居。《净名经疏》称:“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在《法华玄义》卷6中,智者还对方便土和常寂光土等分别作了解释,说:“若分别而言,谓方便土在三界外,若即事而真,不必在远。”[15]意思是说,修小乘方便道的人,若能深心信解,即事而真,则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声闻众僧,围绕说法,并不在远,至于常寂光土,则是最为美妙的净土:“娑婆琉璃为地,坦然平正,诸台楼观,众宝所成,纯诸菩萨,咸处其中。”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和章安大师,圆寂时亦均奉净土。

据明代传灯大师《天台山方外志》记载:

隋智者大师,将示寂令唱无量寿佛及观经百题,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观,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又曰:“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言讫跏趺,唱三宝名,如入三昧。

章安禅师,临终示疾,而室有异香,因诫弟子毕,忽起合掌,称阿弥陀佛、二大士名,奄然而化。[16]

因此,《天台山方外志》将智者大师和章安大师亦列入莲宗(净土)之中,足见天台宗和净土的关系密切。这种情况,宋、明以后,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由于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博采中国文化的精华,成立后又受到朝野的广泛信奉和宣传,故在教义理论和修持实践方面,对隋唐之际成立的佛教各宗派都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它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在日本,不仅流传甚广,成立了日本天台宗,而且逐渐与密教结合,变衍出台密,最后与东密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湛然:《止观义例》卷上。

[2]《大正藏》卷40。

[3][5]《大正藏》卷45。

[4]《大正藏》卷54。

[5]《大正藏》卷35。

[6][7]《大正藏》卷39。

[8]《大正藏》卷74。

[9][10][11][12]《大正藏》卷48。

[13][14]《大正藏》卷46。

[15]《大正藏》卷33。

[16]《天台山方外志•高僧考》。

(作者简介:朱封鳌,浙江省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会长、天台宗硕士导师。)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