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陈声汉:从一念莲华生命关怀谈由净心到净土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2-23 11:31:20

前言

唐朝的庞蕴居士在其语录中有一首诗偈:「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此偈以禅宗旨趣,表现了佛陀在维摩诘经「心净则佛土净」的说法。千年之后,近代西康诺那呼图克图的汉地传承华藏上师讲解观世音菩萨心咒「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啤咩吽)」时,指出「啤咩」(译义「莲花」)乃「心净则佛土净」之意,并引庞居士此偈作为密解之脚注,而其法嗣智敏、慧华上师近三十年来,在台湾大力推展助念,并在1999年提出『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助念』,以帮助临终者最后一念净心念佛,为往生之关键,则此清净心,已化为由净心到净土的实际助念净行。本文试由『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助念』来探讨净心与净土的关系。

由心净到佛土净

维摩诘经佛国品中,宝积代表五百位长者子,向佛请问「诸菩萨净土之行」。佛陀开示:「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又说「六度、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经过许多净心与修持,最后才得到「……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结论。由此可知,维摩诘经中「心净则佛土净」乃是菩萨由净心发而为六度万行,经过无数身口意清净愿行化导众生、庄严佛土后的境界。

在佛陀如此开示后,舍利弗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砂砾,而疑世尊为菩萨时意不净,经螺髻梵告知「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由梵王眼中所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犹如自在天宫。于是佛陀以足指按地,众人亲见娑婆化为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五百长者子见佛演示,证无生法忍。佛国品的前半,讲菩萨由净心而净土之行,后段则为大众由佛演示,亲见娑婆世界本是净土,而众生以心不净故,故不得见,会上大众仗佛加持,顿得心净眼明,乃见娑婆净土,此与凡夫一念净心,愿生西方,仗阿弥陀佛悲愿加持力,而得生凡圣同居净土之理相同。

释尊虽在维摩诘经中演示了娑婆本是净土,但惟有与会大众有缘得见,对于未能亲见娑婆净土者,佛陀则毫不吝惜地推荐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如「阿弥陀经」中佛陀开示:「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三复斯言,并举十方诸佛无不称叹,欲令众生应信此「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而发愿往生极乐。何以释尊不要求众生都在此土修到心净土净?其实这正是维摩诘经中佛陀所开示:「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地藏菩萨开示:「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在此娑婆,人寿无常,道心易退,一失人身,再得人身的机会,可由佛于涅盘经中所开示而知:「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但是,对于已证得净心,生死自在的大心菩萨而言,当可视娑婆与极乐不异,而恒住娑婆严净佛土,教化有情。

助念者庄严净土之行

即使发愿往生极乐,亦并不表示不严净娑婆。在台湾,有一个推动临终关怀助念近30年的佛教居士团体「诺那华藏精舍助念团」,近年来每年助念的亡者人数,都超过一万人,这个助念团,是由中华佛教居士会前副理事长钱学敏居士(智敏金刚上师)及其夫人朱静华居士(慧华金刚上师)于1986年所创立。

台湾三十年前,民风守旧,佛教临终助念之风气未开,一般大众对于临终事宜,普遍未具佛法正信,在亲人舍报时,多随民间流俗办理身后事,以致于生死之关键时刻,普遍皆未能掌握解脱往生之契机。智敏、慧华上师深感人身难得,一切有情,无非自己过去父母眷属,为了让众生莫再错过此生,帮助亡者都能在此生临终之时,有最后一次机会得度,故不仅与弟子们共同发愿:「舍报之时往生净土,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并嘱弟子们成立助念团,长期以临终关怀助念之实际行动,尽力帮助临终者往生极乐净土。

为了鼓励大众发心助念,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助念团团员:「菩萨度生的方法千千万万,但没有任何一法,能及得上助他临终一念念佛往生净土之快速、之方便、之殊胜、之彻底、之究竟、之普被、费力最少、而成就最大。」;又开示:「帮助一人往生净土,岂仅成就一人成菩萨?此菩萨必乘愿再来,度无量众生往生净土,众生往生后,又皆再来度众生,必至法界众生同成佛道,功德岂可思议?况今日为他助念,令他临终一念往生,他日自己舍报时,他也必来迎接,助自己最后一念安住正念,得以往生。故助人『临终一念往生』,不但是成就诸佛的大功德,也是自度往生之妙诀。」

由于智敏、慧华上师不断地开示助念对于众生的利益,因此鼓励了许多弟子投入助念行列,并视助念为开展菩提心的重要修行。因此,虽然早期助念的环境很差,经常助念团员是在医院太平间助念,不但空间狭小、灯光暗淡、空气也不流通;也有半夜在殡仪馆,坐在多位亡者中间助念。甚至在烈日、寒风中赶到亡者家中,却因亡者家属中有强烈反对者,而被赶出的情形,但是助念团团员却坚持此利他度生之心不退转,参加助念者也不断增加。助念团的成员各行各业都有,但以上班族为多,其中亦有不少大学教授、医生、护理人员、科技业主管等,可说是包罗了社会精英。因此,不到十年,诺那华藏精舍助念团,即遍布台湾各大城市及乡镇24处,由于完全利他的发心,临终助念的观念逐渐为大众所知,因此助念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以致在2001年台湾约有12万人舍报,其中约有1万2千人,曾经接受过诺那、华藏精舍临终关怀助念的服务,亦即每十位往生者,即有一位曾接受「诺那华藏精舍助念团」的助念。

倘若以维摩诘经佛告宝积:「直心、深心、菩提心是菩萨净土。」以及「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来看助念团员的发心行持,可说是十分符合菩萨净土之行的。助念团团员,发心在有情临命终时,助其正念,助临终者得以忆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其意乐与发心,但为利益众生,无私无我,全心投入,不求回报,故无谄曲虚伪,是为直心;又其助念之心,乃是要令临终者与佛力相应,并具足信愿行之甚深功德,乃为深心;又助念之发心,是要令自他有情,往生极乐后,住不退转,究竟成佛,广利有情,即为菩提心。助念团员这样的发心,正是清净心,不仅在助念当下为了帮助临终的亡者,自心与阿弥陀佛愿力相应,而得以净心,也因于助念中深体无常,无私利他,而净化了自心的种种执着,故往往由助念而延伸至平日处世,也能以清净心相应,不起烦恼。许多经历过助念的亡者家属,由参与至爱亲人之助念,而转化了亲人死亡的伤恸,并开始接触佛法,甚至以感恩之心加入助念团之行列,这正是「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

智敏、慧华上师曾开示助念团员:「助念是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六度波罗密齐修,为最殊胜之体用兼修法,平日所做的功德,不及助念的十分之一。何以助念为六度齐修法门?为他助念,即法施;以清净身口意持咒度他,即持戒;无论自己身心如何疲累,仍然安忍为他助念,乃忍辱;助念时不生妄念,一心利他,岂非无上精进;安住于(法、报、化)三身而修,即为甚深禅定;三轮体空,如幻观他往生阿弥陀佛之剎土,了知弥陀剎土不外自性,即无上智慧。是故为亡者助念,实是六度齐修,功德最大。」在维摩诘经中佛陀开示六度、四无量心皆是菩萨由净心而严净佛土之行,故知助念非仅是帮助有情往生极乐净土,对于助念团团员而言,助念也正是由清净自心而开显娑婆本净庄严之菩萨行。

一念莲华处处开

在推广临终关怀助念十多年后,智敏慧华上师于1999年提出对于临终者往生极乐最为关键的重点为「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在「临终一念往生要旨」一文中指出:「净土诸经中,或说一念往生,或说十念往生,实则真正往生之关键,只在最后一念。只为众生爱执根深,不舍世情,或业障厚重,信愿不坚,或四大分离,痛苦难忍,故乃为说十念往生,令其念念消业除障,念念舍离世情执爱,念念坚定往生信愿,则于最后一念而得往生。而平日之念佛,数十年的修持,亦无非只为此最后一念,安住正念,念佛往生。」

「一念莲华」在助念中的实际做法则为:「若是未至临终之重病患者,当告以极乐胜妙,及弥陀悲愿,令其生起切愿往生之心,并教其掌握临终最后一念,念佛往生的方法。若是已达弥留状态者,则须让他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想,皆为阿弥陀佛。最好能在他眼前供弥陀法相,使其张目可见。并作简要开导,令其放下世间一切执着,坚定念佛,愿求往生。最重要者,须在其身旁,轮班念佛,令其耳闻,求佛加被,接引往生,由临终至舍报后八至十二小时,不可间断。因舍报之时,六根衰退,诸识亦逐渐远离,唯有耳识及意识最后离身。故此临终一念往生之要旨,实是在于耳闻佛号、心系佛土。让佛号伴随他最后一念,送他直至佛土。此期间,切勿触动其身,亦勿为其净身、更衣,尤忌做种种急救措施,及断气即刻送入冰库。总之,要保持其安详,令其于念佛声中,安然往生。」

有鉴于医院为死亡的第一线,智敏、慧华上师十分重视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教育。1993年元月,高雄荣民总医院佛学社所设之佛堂,请智敏上师前往开光,并在该院举办临终关怀演讲,此为台湾在医院设立佛堂的先声。从此开始,智敏、慧华上师积极于台湾各大医院及荣民之家老人院举办「一念莲华生命教育」系列讲座,并争取设置佛堂。1998年,高雄荣民总医院成立临终关怀安宁病房(崇德病房)及往生室,请上师为安宁病房加持、为往生室开光,并举行临终关怀专题演讲。1999年,智敏、慧华上师于法会中公开宣布:希望台湾各地,都有医院成立佛堂,藉由佛堂传播正信佛法临终观念,并推动成立往生室,让亡者能接受助念八小时之后,才送入冰库。2001年3月,卫生署署立台南医院经过多方努力,亦成立往生室。2002年2月台北三军总医院经上师建议,正式在各病房设立往生室,另增设供各宗教使用之「灵性关怀室」一间。至2004年,台湾经智敏、慧华上师在全台各不断举行「一念莲华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所推动在医院、荣民之家老人院设立之佛堂共二十处,协助成立的往生室五处。从此之后,台湾各大医院设立往生室有如雨后春笋,乃至成为台湾医院之常态,医院的往生室,竟然成为娑婆世界的一方净土。

结语

庞蕴居士被视为中国的维摩诘,其诗偈「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无论从禅、净、密的角度来解释,都饶富深意。「六字大明咒」是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之微妙心印,咒义直译乃是「莲花中的摩尼宝珠」,莲花为自觉觉他的清净菩提心,心净则佛土净,摩尼宝珠为清净心所开显之庄严净土,「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助念,以清净心帮助自他有情往生净土,乃是学习观世音菩萨助阿弥陀佛弘化,庄严极乐的行持,由此助念的一念清净心,无数众生往生极乐而处处莲花开,生于极乐净土莲花中,住不退转,行普贤行,广度有情,究竟是要成就「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是故,「一念莲华生命关怀」助念,实是菩萨庄严净土最殊胜之行持。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