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李向平、叶秋贵:佛教身体观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3-04 10:59:05

文章信息

作者:李向平、叶秋贵收录于:《普陀学刊》第十辑,第205—232页。

内容简介

身体社会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式与研究取向,有助于学术界拓展对佛教身心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作者从佛教的身体观出发,基于身体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于佛教的身体观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

作者的文章分为十一个部分:一、对于佛教身体观所具备的社会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佛教“缘起说”解释了身体产生的原因,“舍”“轮回”和“修”体现了佛教经典身体观念的三大特征;而其社会学特征则体现为实践性及多样化。

二、对于佛教关于身体起源的思想渊源进行了论述,指出关于人的身体产生问题,佛教主要从种系及个人层面来进行了解释,种系角度偏重于精神性或“心”的层面的理解,认为人的身体始于真心;个体角度侧重于生物性层面,认为人的身体产生来源于父母的结合,是一种个体行为的结果。

三、对于佛教关于身体种类的不同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佛教关于身体种类的划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采取三分法,即粗身、细身及最细身;一种采取二分法,即色身与法身。

四、对于佛教教义中的舍身观念进行了考察,指出舍身起源于佛教布施中的“内施”观念,是佛教传统身体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及社会实践。

五、对于六道轮回中的身体与缘起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在佛教的轮回观念中,体现了佛教一边厌弃身体一边强调人身珍贵的矛盾身体观,而对于解决身体的产生与消亡问题,佛教则从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缘起论角度进行了解释。

六、从修行的角度对于身体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指出在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可分为僧团共修的身体及个人修成的身体两种,其中僧团共修的身体主要依据戒、定、慧三学;而个人修成的身体,则关注到身体是修行的基础,因此需要对于身体予以调养。

七、对于“即身成佛”的中国佛教信仰方式进行了阐述,指出在中国佛教哲学中,身体之身不再拘泥于自然主义的血肉形身,而成为中国佛性论不断还原的“化身”“佛身”,这种“即身成佛”的中国佛教信仰方式的建构,形成了中国佛教特有的“身体性的佛学”。

八、对于佛教从传统到现代的修身实践方式进行了考察,指出在早期佛教中的修行实践主要围绕“戒”“定”为中心;而现代社会则根据每个个体的自身情况呈现出诵经、礼佛、经行、呼吸禅修等多样化的修行实践,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身与养生,作者认为无论哪种修行方法,都有着强健体能、净化心灵的双重作用。

九、对于药师信仰与佛教身体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指出药师理论所建构的琉璃世界及其组织结构代表的是客观世界和人体结构的现实,认为修持药师法门能得殊胜感应。

十、对于佛教修身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现代佛教的多样化修行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的修身思想,而佛教身体观的实践有助于个体加强对于生命的认知及生命价值的理解。

十一、对于当代社会中的私人身体观与人间佛教的共业共修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调和的问题进行了思索,指出此问题源于佛教本身所提倡的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双重性,认为在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兼顾这种双重性,将共修的身体观与私人化的身体观相统一,继续在一佛教为特色的修行实践中以身体为工具,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为净化社会、人心作出人间佛教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李向平,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死亡与超越》《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分析》《当代中国佛教基督教交往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等十余部著作,并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文图 | 现了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