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别人的修行(二)
界文法师
接前文
佛陀接下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先反问阿难:如果有两个人,都犯了戒。犯戒了之后,他们又都重新改过了。这两个人,一个人的情况是“彼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就是他不了解心解脱、慧解脱;另外一个人,他也是犯戒了,但是他对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他也是开始有所违犯,后来不再造作犯戒的事情。两个人都是先有过错,后来变得清净。那么,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他们应该生到同一个地方,受到同一种果报,这个思想是对还是不对呢?佛陀反问阿难。当然,阿难他很难回答。这个时候,佛陀就说:“彼如是筹量者,得长夜非义饶益苦。”
那就是说两个人,虽然在现象上看,都是以前有违犯的行为,后来两个人都改正了,但一个是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一个是不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他们两个人在表面现象上看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佛陀这样来问,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对法有充分的了解,一个人对法没有了解,那么这样的两个人,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会生到同一趣、同一处,证到同一个果位,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佛陀说:
“彼犯戒者,于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彼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此人是退,非胜进,我说彼人为退分,阿难!有犯戒,彼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彼于所起犯戒无余灭、无余没、无余欲尽。当知是人胜进不退,我说彼人为胜进分。”
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不要看表面的现象。比如说,一个人曾经杀生,但是后来他不杀生了,不杀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很多种。可能因为害怕,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害怕受到别人的讥嫌。也可能是因为贪欲。比如有人告诉他:如果你能够不杀生,你就能发大财,你的彩票就能中奖,于是他就不杀生了。这是为了得到一些利益。还有的人,可能因为嗔恨心的原因不杀生了。可能他跟别人在比较,跟别人有所竞争,因为对方不杀生,他为了胜过对方,为了显示比对方更优越,那么他也不杀生了。或者因为种种邪见,因为一些错误的思想,导致他也不愿意杀生。那么这样的不杀生,在佛陀看来,有没有真正地开发自己的智慧呢?有没有真正地消除自己的烦恼呢?其实没有。
但是另外一个人,他也是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他了解什么是烦恼,了解烦恼的生起,了解烦恼的灭去,拥有智慧,能够看到世间的真相,业果的真相,轮回的真相,生命的真相,我们跟众生之间关系的真相。因为这个原因,他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实际上他有没有进步?他的心灵有没有提升?肯定是进步的,因为他有了智慧。
所以佛陀说,第一种人是“退分”,而不是“胜进”,他可能并没有进步,甚至是在退步,因为生起了更多的烦恼和邪见。第二种人,他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这两个人,虽然都是以前杀生,现在不杀生,可是他们俩是有本质差别的:一个人在进步,一个人在退步。“自非如来,此二有间,谁能悉知?”所以,这两个人的差别,如果不是佛陀的话,谁能看清楚他们的本质呢?
“是故,阿难!莫筹量人人而取人,善筹量人人而病人,筹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佛陀就给了他一个结论:阿难,不要随便去筹量别人,不要用你的凡夫心去判断、猜测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众生的根性,不了解众生的心行。我们的推理和判断很可能都是片面的,导致我们产生烦恼,产生错误的结论。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佛陀的一个观点:不要随便地去判断一个人、去评价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只能看到外在的行为或现象,但是我们不了解他的心,不了解他的见地,不了解他内在的、很深的一些层面的动机、智慧或烦恼。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给的判断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判断,也很有可能会错得离谱。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次带着学生游学,有一天中午,他的一个学生在煮饭,饭煮好的时候,孔子就过去看一下,结果无意中发现他的这个学生把锅盖打开,抓了一把饭,塞到嘴巴里吃了。因为孔子是很重视礼仪的,他觉得这个行为不对,你怎么能偷吃呢?但是他这个人又很委婉,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弟子。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当饭做好端上来的时候,他就说:大家先不要吃饭了,我们先拿食物做个祭祀。弟子们听了之后,“偷吃”的那个弟子马上就站出来了,向他的老师说:老师,这个饭不能祭祀了。孔子就故意问他为什么?然后弟子就说,因为自己已经吃了一口。这个时候,孔子就说:那你为什么要吃一口呢?在他的想象里,以为这个弟子肯定是因为贪吃,不尊重师长,没有礼节。但是弟子是这样回答的:饭好了,我在开锅看的时候,从梁上掉下来一团灰,正好掉在米饭上。我怕污染的米饭,不能够给老师吃,所以就把中间沾上灰的饭吃掉了。他说:但是这盆饭,因为已经被我吃了一口,那就不适合拿去做祭祀了。到这个时候,孔子才知道,原来他也错怪了这个弟子。后来,他就非常地感慨:即使是我们亲眼所见,有的时候,事实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佛陀也是这样认为的。凡事不能只从现象上来判断。如果我们只看外在的现象,但是却不了解内在的心行,我们很多的判断都是片面的,都是有问题的。我们给出的答案,我们以为公平,可能实际上就很不公平。在这个时候,佛陀的态度,我们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晰了。
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有智慧与没有智慧,有烦恼与没有烦恼,它们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佛教里边我们更重视的是什么呢?更重视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心行?其实两个都重要。外在的行为也重要,但是内在的心行更重要。
佛陀告诉阿难:普通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却没有能力洞察、测知众生的心行。如果一个人犯戒,后来不再造作,但他对心解脱、慧解脱,并没有如实通达。而另外一个人,同样犯戒以后改过,但他通达了心解脱和慧解脱。如果认为这两个人是一样的,应生到同一处,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不光是戒律,包括修行的其他方面,比如:起掉举,起嗔心,起贪心……各种现象,虽然同样是起了烦恼,但是如实了解心解脱和慧解脱的人与不如实了解的人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业力的程度,将来转生的地方,都不相同。所以,人的心、智慧不同,那么他们的业是不相同的。没有智慧的人犯戒与有智慧的人犯戒,他们的差别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听到这里,我们就可能会觉得,是不是佛教认为内在的心是最重要的,外在的行为不重要呢?其实也不是。我们看佛陀接下来怎么说。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阿难!若富兰那持戒,梨师达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兰那所不能知……若梨师达多所成就智,富兰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师达多亦不能知彼富兰那当生何趣……”
佛陀进一步说,从富兰那先与梨师达多的这个例子来讲,富兰那持戒也持得很好,但是如果他开发了智慧的话,那么他转生的地方就会远远超过梨师达多,梨师达多是不能够了解他生到哪里去的。同样,梨师达多他有智慧,但是他戒律修的可能没那么严谨,梨师达多如果能够持戒的话,那么他也会远远超过富兰那先,所以,佛陀在这个时候说“彼富兰那持戒胜,梨师达多智慧胜”。这兄弟俩,他们的根性是有差别的:一个持戒特别好,另外一个智慧特别锋利。但是他们俩也各有缺点,持戒的这个人智慧不够,智慧够的呢,他的戒行没有那么严谨。因为这个原因,两个人去世之后,他们就恰巧生到了同一个天——兜率天,他们证的是同一个果位——第二果。如果不是佛陀的话,有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判断?这是非常复杂的。
“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得知?是故,阿难!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
佛就告诉阿难:不要从外在的现象去分别、判断、评价一个人,因为这种评价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只会让我们起烦恼。你以为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就会生起傲慢心;你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很可能就会生起自卑,或者生起嗔恨心,嫉妒……这些,其实都会让我们的心灵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首先就是要做好我们自己。我们要问的不是别人修得如何,而是问自己修得如何。当我们能够回归到这个地方来用功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在修学的时候,会不会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同一个班里、或者我们在做义工的时候可能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我们会忍不住去观察、分别、判断别人,是吧?这个人好像是做得挺好的,那个人做得不好,这个人有缺点,那个人没有缺点……不断看到别人外在的行为,然后生起各种判断。但是这种评判,往往会带来自他的烦恼,甚至会让我们退失信心。佛陀就告诉我们说“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不要评价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别人内在的心行,不了解他的烦恼与他的智慧。所以,我们的评价很可能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去管别人修得如何,而是要问自己修得如何。
一旦我们把注意力转回来了,瞬间心就会释怀,又会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看到有一些不如法的事情,或者一些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警惕的是自己最好不要产生这些行为;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做得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最好也让我们自己能够提升上来,向他学习。要保持见贤思齐,但是不要轻易评判,因为很可能任何一种评价都是片面的、肤浅的,都是不够的。
就像富兰那与梨师达多一样。富兰那本身持戒清净,但是他可以去学梨师达多的智慧。梨师达多智慧胜,他可以去学富兰那的持戒精神。但是,他们俩没法比。如果富兰那觉得梨师达多持戒不如自己,他就轻视梨师达多。如果梨师达多觉得富兰那教理没有自己通达,没有自己智慧,他就看不起富兰那。这样他们俩就会生起烦恼了,但这种烦恼是完全不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各位会看到,佛陀特别指出修行中对于我们特别重要的几个方面:一是戒清净;一是心清净;一是慧清净。就是从戒、定、慧三个方面去修行、去考量。